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懂“交规”的医生当不好院长

(2014-04-30 16:23: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对医生开处方推行“合理用药计分卡”,借鉴驾照扣分模式,对处方医生的个人用药情况给予量化计分管理,将处罚分为三个等级,最严重的三级处罚是扣满12分,医生将受到降级、停岗等处理。(4月2日《人民日报》

将管司机开车一样管医生开药,解决医院“以药养医”形成的“过度医疗”这一顽症,笔者认为,这种“他石攻玉”的思路和做法,完全可以在每个医护岗、每个医院以至医疗系统予以复制和放大。

一次,我岳母住在医院突发脑梗阻,遵医嘱马上送病人到CT室检查,但在这儿排很长的队,看着嘴歪眼斜的老人每况愈下,我们多么希望医护人员出面让我“超个车”啊?但没有。其实,救护车如果在运送病人的路上,不要说交警,就是普通市民也懂得让道,可是,在许多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很少做份外“交警”,常常任由拥堵发生。

很多人生病后总是纠结于上哪家医院?找哪个专家?看什么科室?即使看出个眉目,总是面对医生们给出的“两难选择”: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是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治疗?是基本药物治疗,还是自费药物治疗?当然,这些问题理当是病人的自主权利,但对于处于天然弱势的患者,他们多么希望医生给出明确和诚恳的建议啊。

一个司机开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可以通过导航仪、道路标识、交警指挥和交通信号等,选择和决定自己应该走的路,应该做的动作。可是病人投医时,很难获得类似“交规”的指引或者纠错。你通过高价弄的专家号,到医患见面时却发现“文不对题”;你排了3个小时的队,疲惫的接诊医生只能草草地给你3分钟;你本应该住进某内科病房的,却被并不真正相关的科室收治,让你进退两难。院方也有无奈,急诊科有40%以上的为非急诊病人;很多“过度医疗”并非只是医方的主观行为等等。

患者及家属的素质固然是医患关系的重要一方,但凡到了医院,主导这个关系的还是在医方。西南医学院给医生发“开药驾照”,医院完全可以把“交规意识”融入医疗运作系统,在各个关口设置能够满足病人需求的专业“交警”,每个医护人员在工作模式下都应该兼职导医,就一定能够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从而缓解医生疲于应付、病人疲于奔波的现状。

 

新闻线索: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2/content_265151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