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不易 “跳远”更难
(2013-12-19 11:10: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武汉宣传》2013第23期刊用
跳高和跳远,比较这两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前者比后者要有难度得多。作为群众体育项目,从技术要求和场地条件来说,跳远更容易普及和推广。但把一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比喻成跳高和跳远,则可能得出另一种结论:“跳高”不易,“跳远”更难。
在中国梦的鼓舞下,武汉突破五年或十年规划的常规,集中了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智慧,广泛吸纳民智,制定“武汉2049”远景规划,孕育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跳远”,为武汉人设计着一张历史的考卷。
从近日媒体报道来看,“跳远”之难在于:
当一个城市正在迅猛发展时,你要它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现在时”,难免会发现这要慢下来,那要进行调整甚至取消,给快车换档自然是有难度的。
当我们对一个远景目标不是幻想,而是进行精心设计时,它并不会让现在的人有超脱感,反而会有束缚自己手脚之嫌,但人的本能当然是不愿被捆住的。
当现在的人付出努力不能马上见效,不仅自己享受不到成果,而且要承受各种压力和风险,在“功成在我”成为流行的当下,这是需要忘我和牺牲精神的。
当“人总是从一岁活到八十岁”成为不必太较真的一个借口,把一个城市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责任都担当起来,这是需要相当勇气和胆略的。
武汉正在奋力“跳高”,已经初显一个未来世界性城市的端倪,也经受着“补课式”发展的阵痛。“武汉2049”体现了追求卓越的定力,抒发了拥抱未来的情怀,也有力回应了质疑。坚定的信心立足于可贵的自省。领导人越担心,人民就越放心,武汉就越有希望。
一个城市的“跳远”,很大程度上在于后来人能否一以贯之,矢志不逾,这需要“武汉2049”既有准确定位和科学路径,又有规划的法律保证,还能给未来根据变化进行调整留下空间。
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很少有人能够既是跳高健将,也是跳远高手。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只有把跳高和跳远结合好,才能成就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作为一座城市,在大家争相比高的时候,如果有谁立足于跳远,它一定会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从自己的历史轨迹和现实成长中,武汉正在塑造“跳高”和“跳远”兼备的可贵品格,这急需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和行动。相反,如果只把城市当作急功近利的跳板,每个个体都有可能跳得高,但我们的城市一定跳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