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患者面前,医生可以“示弱”

(2013-11-20 12:02: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医生胡佩兰说,大病看不了,小病还能看一些。” “开完处方,胡佩兰通常会认真的再看上一遍。” “患者说着,她努力地侧过身子,仔细地聆听,有时候实在听不懂,学生唐利平便帮忙‘翻译’。然后去内室给患者做检查,然后再出来写处方。”97岁的女医生胡佩兰退休后,社区坐诊20年,风雨无阻。这是12日大河网在报道她的事迹里的三个细节。

这样的医生、温暖人心的医风医德,我也曾相逢过。20多年前,刚到城里工作的我,把患胃病的母亲接来,慕名找到万姓名老中医,他开的一张药单,我母亲一揣就是20多年,过几年来找他,只要略作调整,总见效。他的医术自不待言,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平心静气地“临听”,反复细致的“观察”,一丝不苟的“处方”,临别之时的“叮嘱”。初次找他的乡下病人,诚惶诚恐坐下来,最后,药没吃、针没打,心情就好一大半。如我母亲说:“就像你渴了,有人给你一口清甜的水;你热了,有人给你轻轻地摇几扇子。”

这样的医生,都有个性,比如胡佩兰,不上班坐诊就不舒服,背后隐含的是她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这位万姓名老中医,他不分贵贱,找他诊病,谁也不让“插队”。但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以名医自居,万姓名老中医询问我母亲的病情,就像两位老人在谈心;胡佩兰对自己写的也不放心,在这样的医生面前,病人就会从容地表述,就敢大胆地发问,反而会放心的托付。

多数病人并不需要也不认为你一定要顷刻妙手回春。要医生对待病人态度好一点,这比医术不会更难。但是,这似乎越来越成为患者的奢求。病人赴医,就像奔赴一个未知的战场;你千里求医,或是熬了一整晚挂个号,名医只用两分钟打发你;你经济困难,想看菜吃饭,但你不住院就不给治,你不作全面检查就不奔主题,不行“潜规则”,你自己也不放心。

这样傲气的医疗,与胡佩兰们不一样的地方:我是救世主,能拯救你于苦海,你必须依我。置本来处于弱势的患者心理更加脆弱,脆弱到即使你有高超医术,也不足以弥补他心理和精神的亏空。然而,医方如有不慎,有些患者就容易物极必反。

联想到某地发生患者伤医事件后,有些医院“武装升级”,有些医生自发“习武”,这对于医患关系的根本改善来说,怎不南辕北辙?

新闻线索:http://sd.ifeng.com/healthy/zixun/detail_2013_11/12/1450460_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