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淌过黄河 奔向大海

(2013-10-21 16:06: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国庆前夕,一朋友发微博,说这个节日最应该想起的,是64年前,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共和国成立的人。今天,我看到《晶报》报道,央视国庆特别调查——“爱国让你想起什么?”看完许多“神回复”,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那个朋友提醒的伟人。

这也没什么,那一代民族精英缔造一个国家,并不是为了让后世记住他们自己,让人民享有幸福生活,这才是伟业的终极目标。只是过完了长假,自己觉得有一丝惭愧,既没有外出感触国庆的热度,也没曾思索过爱国让我想起什么。我一头扎进两本书:一是王蒙的《老子十八讲》,一本是陈乐民的《欧洲文明十五讲》,似乎远离了爱国。

结束长假的今天,忽然发现,我在内心其实生成了某种回应。

老子,中国第一圣人孔子曾经千里求教的师者。孔子集先前2500年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他生后,历史又走过2500年,中华文化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被称为儒道互补的文化主峰之一的道家学说,也绝对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它在星光灿烂的先秦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如果说儒学教人们合理规范,那么道家则是让人们深谋远虑;如果说儒学教人游韧有余,道家则上让我们更上层楼。

虽然中国人不赞成“欧洲中心论”,但我们无法否认欧洲文明引导世界文明几个世纪。虽然欧洲尚未摆脱债务危机,但我们还不能因此认可“海殇”已成既定。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虽然在近代以来,射出了杀伤中华文明的缕缕寒光,但也触动并惊醒了古老帝国的沉睡。这正是我们一直仰视它的历史原因。

我分别淌漾在两股暖流中,一个黄色文明,一个蓝色文明。中华文明要有选择的传承也好,要改造我们的欧洲文明观也罢,我还是由衷认同这句话:“如果不读中国的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如果不读世界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落后。”

这,算是我对央视采访的“不言之答”。想到这,我们无法忘怀共和国的缔造者,就能理解他们为之奋斗的强大动力,敬慕他们作出的杰出贡献。所不同的是,我们要在砸碎列强强加的枷锁的基础上,做与世界先进文明互鉴互融的促进者,从而强大我们的祖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