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不等于人的风流
(2013-10-14 12:01: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长江日报近日报道,黄金周期间,17万游客涌向名楼,却再无一例新增涂涂乱画。这一切缘于黄鹤楼景区首次使用了“电子涂鸦墙”。
这是在提升旅游文明水平的努力中,因为先进技术的运用,而改善旅游形象的一个亮点。由技术支持而促进文明,当然值得肯定,但要防止技术掩盖了人的素质问题。
把爱好涂鸦的人们引向“电子涂鸦墙”,是一种“疏”,也不能排除有“纵”的嫌疑。首先,有个可以名正言顺涂鸦的去处,会不会诱发潜伏有涂鸦兴趣的人们付出行动;其次,时间一长,随着对新技术兴趣的减弱,游客乱画的现象可能有可能再次出现;其三,任何设备毕竟容量有限,上限60条肯定满足不了众多需求,摆在面前的仍然是看人的素质,是自律。
技术进步很难赶上人们的欲望的不加节制,而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游览秩序,还是要依靠科学管理和人的自觉。“电子涂鸦墙”能成全人们的涂鸦爱好,却不等于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文明水平。当前,全面贯彻执行《旅游法》,仍然是做好旅游的重中之重。
先贤们很早就认识到技术推广也需要谨慎。“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庄子有个寓言对此作了诠释:一个老头抱着一个大瓮舀水浇菜地。子贡问他为什么不用带有机械原理的桔槔,老头说,用桔槔使浇水变得容易,但人的心眼可能会因此复杂起来,社会就不淳朴了,所以,我宁可使用大瓮。“术甚于道”的西方人敢于打开技术的潘多拉之盒,才产生了技术依赖,甚至技术犯罪,有的科技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
中国人“道甚于术”的思想虽然导致了我国科学技术不发达,但对于保持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道德水准却有着特殊的意义。用技术“将计就计”不能包打天下,比如随地大小便,比如乱扔果皮纸屑,比如大声喧哗,比如插队,你不可能都设计出一个设备来让它华丽转身,深层次解决问题,还是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任何技术的作用都是有限的。红绿灯和电子眼,它能够监管交通秩序,但过度设置或者设置不当,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桎梏。收银机,它能解决大型超市购买结算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生活中商品交换活动之需。仅靠“电子涂鸦墙”塑造不出旅游中的文明使者。在为它叫好时,要防止技术文明的冲动。“长于术而弱于道”,有可能衍生技术后遗症,反而会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新闻线索:http://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