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割韭菜”不如“刨根”

(2013-09-17 13:17: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中国政府网消息,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再取消一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共计76项。(9月12日《人民日报》)

 
这个方案经过全面调查、反复沟通协商、专家评估、最高层审议,并声明今后按“四个一律”进行监管。但能不能让其真实瘦身,保证取而消之,人们仍然存疑。这是因为,清理和取消并没有走出割韭菜模式,仍然在地面之上做动作,如果再生温床和传统驱动力存在,很可能取而不消,减而不少。

 
据查,这次取消76项占总项目数20%。之前有过“取消和下放两批共计13项”。再往前,2009年,全国共清理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项目4218个,撤销项目144187个,总撤销率为97.16%。

 
其实,与“植树造林”变成“植树造零”不是一个简单加法一样,这项清理也不会是个简单的减法,不透明、不清晰,“取消工作”永远大有可为,“取消成果”永远有看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追踪源头,就是单位和领导的“政绩观”。有一个行业攀比问题,甲行业有个表彰,乙行业没有,孰轻孰重就摆不平;有一个传统惯性问题,前任都留下“里程碑”,没有了表彰,何以言作为;有一个工作手段问题,工作套路除了检查评比表彰,再没有什么办法了;有些领导和机关把设立和实施类似项目本身,当作成绩和工作亮点。也有一个职权寻租问题,评比与被评比,表彰与被表彰,早期支持与配合的“良性互动”,后期变成了投怀送抱的“利益互动”,胆大的就用它进行权力行租。还不要说,很多单位和机构,以项目争取经费,成为借机敛财的手段。

 
参加过一些年底检查评比,临时搭起来的考核班子,对一个干部,不一定知道他的起点和职责要求;对一个单位,不一定知道它的责任和社会认可度,容易打动感觉和刺激神经的,就是上级的表彰、行业的排位,美其名曰“硬件”,许多评比达标表彰评估之所以存在并坚强,这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近年来,虽然探索出了许多“政绩”考核模式,但仍然没有走出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的依懒。然而,对政绩观进行正本清源,还不是事情的发端,只有让公仆们的价值追求来一个回归,洗净功利的铅华,才有可能对成灾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真正釜底抽薪。

 
新闻线索: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11/10656445_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