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江城现“海景”

(2013-06-24 18:38:08)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系列

周日下午,朋友驾车把我从武昌送回东边的青山,走到快接近友谊大道工业路口,堵车了。探头往前看,立交桥下一片汪洋。许多车辆纷纷掉头,水花四溅。也有车辆水中趴了窝。

我对所谓的降雨量不太有谱,总觉得雨下的时间不长,上午离开这儿时,天气好好的啊。至少还不至于“某年一遇”吧,这“海景”怎么这容易看到呢?

朋友不太熟这儿的路况,只好听也不很熟悉的我来导航。向南掉头后右转弯,有一条小路可绕到园林路上,迂回赶往红钢城,我这样想。弯进去,爬了约一米高的坡,前面同路的车走了约200米,突然又停下,看样子想回撤。原来,这高地势的地方,在这转弯处,也成“海”状了。

我们再次调头退回到主干道上,试图往左边找条小路。不一会,倒是找到了一条,前方是不是能通往红钢城呢,正在想,眼前又一小片“海”挡住了去路,也终止了我们的猜想。

干脆放弃抄小道,来个大迂回,折返到刚才走过的欢乐大道,朝武汉火车站方向走。行到一立交桥下,又出现积水,路也不熟,竟然找不到近在咫尺武汉火车站,顿时失去了基本的方位感。

只好根据马路上方的交通标示,直接上了向北的三环,弯到建十路的和平大道路口,再往西折回,我才得以回到家,朋友才得以脱身。整个路线终于没有画成一个O型,但肯定大大超越了C型。

一回到家,见妻子不在。不是上午就说回家的吗?我打电话,她说,陪母亲看完病,正准备回家,结果接人的车子开不进医院。他告诉我,中南医院前面到处都是渍水,医院里的人出不来,外边的车子进不去,只好在医院等候。

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朋友到家后发出的微博。他转发@新浪湖北的一条微博:当年江城“看海”享誉全国后,“武汉市计划3年内投入近130亿元用于排水,以后遇到日降雨200毫米以内的大暴雨,中心城区不再渍水。”

点开@新浪湖北,下面有一组照片:有问武汉火车站到达厅是不是改养鱼了,有赞扬武汉公汽是无敌神勇的冲锋舰,战胜大海是分分钟的事。

网人们对形形色色的“海景”发表的不是愤慨,而是诙谐的调侃,让陷“海”之苦的江城人轻松了很多。我跟了一贴:“我们能够轻易地越过江汉,跨过长江,我们就是无法跨过这一片片‘海’。”因为今天与朋友们活动,我们无数次在两江的数座大桥上来回,却因为“海”的阻隔,我们很难回家。

记起前年的那次渡“海”经历。强降雨几天了,我们夫妻俩要到武昌的徐东去,很担心刚装修的新房子会不会渗水。车子开到离小区几百米的地方,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前进了。只好弃车,脱下鞋子,卷起裤管。开始,我们比较轻松地越过马路上的水域,但要进到自己的小区,得要通过相邻的另一个小区,这个小区比马路路面低很多,整个小区的地面全部浸泡在水里,估计一楼住户都无一幸免“海”的光顾。我们硬着头皮,把裤管挽到了大腿根部,只差直接游泳了。有时根本不晓得眼前有多深的水,我们只好相互把手牵着。当时有两个担心,一是怕掉进没有井盖的涵洞里,二是怕这儿有漏电,因为刚刚发生过这样的新闻。不到300米,差不多游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自己的小区。

刚到新房子,我们接到海外儿子的电话,我告诉他:“我们刚刚渡过‘海’,达到彼岸。”儿子听清缘由,哈哈大笑,说,他正在上网冲浪,网上疯传关于武汉的一句最佳广告语:“夏天请到武汉来看海。”他们同学争相戏言——“我好想,好想回故乡去看‘海’”。

昨日仿佛就在眼前。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一片片“海”。本地的媒体报道:“武汉站里可养鱼,二七桥上能行船”。又报:到昨日下午5时许,武昌降水量达1246毫米。我费解了,三年投进去130亿元,只能解决日降雨量200毫米以内的大暴雨(是不是少了一个零啊),这钱不是真的打水漂了么?

2011年“看海”: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wuhanbaoyu/

 

又见江城现“海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