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家千万考生”的价值何在?

(2013-03-26 08:0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哈尔滨公务员招考中出现了一位身家千万的考生“浩宇”。类似新闻曾经有过,只是这次新闻表述“别有用心”,“身家千万”而不是“身价千万”。新闻或许是想启发我们,第二代股东式代际传承获得的利益,与其自身价值是有区别的,要保持清醒。

弃商从政或从商兼政自然没有占据什么道德优势,但是,他至少没有成为李天一,恃父母资本傲视群小,屡屡伤害别人。浩宇及家人所追求的“高人一等”,至多只是想获得与别人一样的地位。他的可贵价值,是有这份清醒。还有:

有关培训班也许会告诉浩宇如何应试,甚至可能会包过关、包录取。但很难有人给他提供一种理性关怀。他当前看到的世界,和他向往的彼岸,并不是完全靠谱的,他的向上急需一种向善的引力。如果实现了他想象“转身”,他将变成了他眼中的公务员。这对一个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对于日益走向文明进步的社会,当然是可悲的。

浩宇眼中的公务员,是现阶段职业形象的负面折射,也是招公热持续高烧的理由。公务员招考热一年降不下来,我们就不能说服务廉洁型政府已经建成。八项规定施行与餐饮业发展回落到正常水平,完全可资借鉴。公务员热的最终消褪,需要类似的逻辑起点与强力作用。

美国有一美元工资的法定市长,本质是人家把服务社会的权力当成一种公益,这是一种境界。健康的社会和环境呼唤成功的或有担当的商人。反之,只会助长和孕育浩宇及家长们弃商从政的趋利性。存在决定意识,“诱良为娼”,官方更需反躬自问。

新任总理李克强所说“为官发财,应当两道”直抵民心,但在各种体制机会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变成官员们新一轮的应景之词。想靠人的觉悟打造“简朴政府”以幸福人民,那是不可能的。做官的能发财,发了小财的怎能不想当官。

怎么办?新加坡的做法是,从公务员平时工资中扣除一笔、政府配套一笔作为公积金,当其职业顺利抵达终点,就可获得相当丰厚的一笔报酬。这样设计制度,才有可能做到当官发财分两道,官员想必“不敢贪也不必贪”。以这样的机制运作之下的公务员,怎么会对商人有那么大的诱惑,浩宇们恐怕就不必强求自己转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