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认空缺比空缺本身更重要

(2013-01-24 13:32: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2012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近日在北京颁授。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度空缺。据统计,这已是该奖项13年来的9次空缺。( 119日新华网)

国家对自然科学一等奖坚持世界先进水平的条件、宁缺勿滥,虽然是年度科技盛典的遗憾,却是我国自然科学有可能柳暗花明的希望所在。

其实,大奖的空缺,只是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自然科学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它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暂时无缘我国,其原由如出一辙。虽然我们不了解这个结果蕴藏的是怎样严格筛选的科学程序,但“空缺”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清醒,一份踏实。

有专家指出,9次空缺反映出我国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仍然十分缺乏,当前科研环境过于急功近利。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因此产出成果的周期也较长。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中国植物志》,由200人完成,历时44年。当年陈景润耗费近30年潜心钻研,方有辉煌成就。

与此相悖的是,疏于实干而追名逐利,低成本、走捷径之风,不仅自然科学界,其它领域莫不如此。企业不研发产品,一味克隆成果,山寨产品;学生不靠勤学苦读,净琢磨投机取巧,买答案,办假证;官员谋求升迁,忘记宗旨,懈怠职责,弃行正轨,寄希望于走后门。

很多行业,不管在整个参照系里处于什么等次,哪怕是处于最低端,什么“十佳”阵容、“明星”谱,照样是年年一个不少,如果平衡不过来,宁可做加法,少有做减法。不仅浪费了许多社会资源,而且使许多奖励丧失了激励和引领作用。可怕的是掩盖了真相,很多人陶醉于“温水煮”之中。

承认空缺、不粉饰形象,是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之幸。在社会精神层面和自然科学领域,“个人利益最大化”和“低成本见效”应从这里走开。许多行业应该向国家自然科学评奖看齐,实事求是,敢于直面,才是追求完美结果的起点。

空缺不可怕,承认空缺,我们才有可能从理念、环境及机制与体制方面,解决自然科学发展方面的许多问题。也许9年空缺还不足以让自然科学的一些项目瓜熟蒂落,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时间埋头苦干,更需要我们有耐心和信心,到那时,空缺会越来越少,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也许就梦想成真了。

新闻线索:http://news.xinhuanet.com/yzyd/tech/20130119/c_11442677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