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江短笛
长江短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30
  • 关注人气:33,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人未果也英雄

(2012-09-17 11:26: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楚天都市报刊址:http://hbrb.cnhubei.com/ctdsb/20120917/index.htm

西安两村民和一民警遇人落水,他们先后五次下水,追逐2公里,终于找到了落水者,虽然尽了施救的办法,结果没有挽救回落水者的生命。当地政法委送他们锦旗时,他们羞涩地说:“人都没救活,还收锦旗,脸上挂不住。”(915日央广新闻)。

    在褒奖面前,当事人有一种自谦和自省难能可贵。然而,对契而不舍的救人义举,当地政府送面锦旗理所应当。褒奖见义勇为,并不能以你最终能否救活人为标准。被救的人没有存活,不等于事情没有结果。如果救人者不作出如此努力,也许落水者连尸体也找不到。社会频发的抢险救灾,医院的救死扶伤,都要鼓励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犹豫。
    
很多事情,如果过分追求结果,就会偏离到功利歧途上。如果没有结果就不予认可,就可能弱化人们在前景未知状况下的正当行为,就会暗示人们一事当前首先作出只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没有结果或者暂时没有结果,本身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结果。一场足球赛常常才进一两个球,有时候是零比零。在这九十分钟,除了进球,还可以展示和欣赏生命的矫健、坚强、智慧和优美。如果没有规则限制,或者干脆一开始就罚点球,保险进球多。但这样的比赛就当有结果,也肯定谈不上精彩。
    
有时候,为了一种价值追求,还有可能断然放弃某些结果。通常情况下,凡理想的结果,无一不是经过了精彩的过程。
    
当然,在救人这个问题上,施救者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以挽救生命为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有条件的情况下,讲究效率和效果。而公众则不宜苛求一种最佳结果。因为救人本身就是成功概率很低,对双方风险很大的行为。一方尽力追求最好的结果,一方宽容理解客观存在的无力回天,两种趋动相向而行,人与人相互传递理解与善意,社会自然温暖和谐。这样的理念和共识,有必要推广到当前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医疗行业,和很多社会生活中去。
    
与救人之后选择默默离开,面对记者镜头的羞涩不同,几年前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救起落水者后,要求媒体进行宣传。今年湖南某人获救后自己悄然离去,最终在道德和舆论面前站出来道歉,这种“争”与“逼”,与送锦旗一样十分必要。不如此,是该有人“脸上挂不住”。

    
新闻线索:http://news.xhby.net/system/2012/09/14/01454501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