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剽窃”要从娃娃抓起
(2012-08-17 08:43: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哲思系列 |
近年来,中国学界学风不严学术不实,已经影响到年轻一代对学术学问的态度。80后和90后的文学偶像韩寒和蒋方舟,先后被职业打假人质疑其早期作品存在“代笔”,二人一概未予回应。学界也没有拿出办法纾解质疑以证清白。
不妨假定二人清白。但本人面对质疑的沉默和学界不作为,只会让他们的文学之路留下阴影,同时为学界的浑浊增加浓度。年轻一代如果在职业品格上放弃坚守,其长久的隐患比那些有污点的学者专家自甘堕落更为可惜。
《假如给我三天时间的光明》的作者海伦,曾经遇到过同样的质疑。她年少时的得意作品《霜王》,后来被怀疑抄袭很早以前的《霜仙》,这给海伦的文学之路几乎带来灭顶之灾。她为此失去了极为欣赏自己的阿纳戈诺斯先生的信任和友谊。她所在的柏金斯盲人学校为此组成“法庭”,海伦出庭受审。虽然剽窃没得到证实,但痛苦的炼狱,促使海伦进行了刮骨疗伤的内省:她很小的时候曾经听人讲过《霜仙》,又聋又哑的海伦把故事和相关语言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在模仿和吸收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自己浑然不知。
经历过无数人生历炼的海伦,最终成为一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她的书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比起海伦,我们的被质疑者太淡定了;比起海伦的许多老师,有责任引导后生的师长们太慈悲了;比起海伦的学校,我们的学术机构和相关部门太超脱了。幸亏我们有方舟子,要不然,偶像成长得太顺风顺水,会让人内心发虚。笔者认为,在作家母亲的怀抱里学写作的少女,有点“后天遗传”并不稀奇。即使有,只要不是打棍子致人死地,对其后来的文学成就应无大碍。
为社会健康和事业发展计,“严惩剽窃”要从娃娃抓起。对于文学道路还很漫长的年轻一代来说,维护文学的纯洁性比提高文学素养更重要。年轻人理应与海伦一样,从质疑中获取正能量,首先战胜自己的弱点,才有可能征服整个世界。
材料引用:http://www.5
http://m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