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放大”的艺术

(2012-02-28 06:11: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哲思系列

长江商报网址:http://news.cnxianzai.com/2012/02/384316.html

中青报近日报道:河北工大19岁的大一学生谢佳歧接受陌生的求助人献血,所在学校和当地官方采取各种措施放大社会正面力量,用这一善举感染身边人,促进了社会和谐。

像媒体和网络突然出现“最美某某”一样,在社会道德危机下,放大正面力量,肯定能够给人们以信心,给社会以希望。河北工大充分肯定学子超出常规的善举,无疑催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放大”与命名“最美”一样,如果泛化,就可能起不到积极作用。

有些人和事就不能放大。跟照片一样,模糊一点还看得过去,放大了反而露出瑕疵。比喻民政部门履行职责做扶贫帮困的份内事;比喻公民尽义务参军服役,比喻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比喻乘车时给老人让座等举手之劳,这些事情就不应该恣意放大。在做之前也不要装腔作势作什么承诺。

我们往往为了应景,没有边界放大一些常规行为的正面意义。结果,没有功劳就要补偿苦劳,当了几年兵就以英雄自居,给廉洁干部发廉洁奖励,不是人为拔高,就是多此一举,最终贬低了先进和奖励的层次,只会给价值取向带来混乱,把好人或者普通人宠出毛病。

但对像谢佳歧助人的事有必要放大。多数人面对求助只是瞄一眼,在诚信缺失时选择相信是一种勇敢.跟着一个摸不清底细的男人去医院为他的患儿献血,救了一个危难的孩子,这甚至是冒险。偶发善举誉为“河北工大的骄傲”,让所有人都知道,后来有10多人愿意献血,一位女孩虽然血型对不上,却愿意拿自己的血来换求助者需要的血,这其中生出了是新的难能可贵,这就是放大的效果。

对有些一贯行善坚持低调的人,如果没有特别原因,我认为也有必要放大。很多时候,你不放大正面,就有可能被负面的事物遮掩。一些有善举和壮举的人,其实也有责任和能力影响社会,激励他人,媒体和组织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但放大不是夸大和作假,要秉承真实的力量,彰显本身的价值。

一般来说,对于超出普通人的思想觉悟与道德自觉的人或事,当前都应该以适当方式宣传与褒奖,以弘扬正气,扼制邪恶。对亮点放大是为了今后成为普遍状态。所以,放大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有一天不必放大。。

 

材料引用:http://news.jyb.cn/high/gdjyxw/201202/t20120225_47956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