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网址:http://zqb.cyol.com/html/2012-02/17/nw.D110000zgqnb_20120217_5-02.htm
日前的“华约”自主招生作文题:“富兰克林看到一名女同事摔倒,不去搀扶而是躲起来,免得摔倒者尴尬。”这个材料再次把“搀扶摔倒路人”这个敏感问题提起,意味深长。依我看,此题的立意并不停留在该不该扶这样一个较低的层面,其高妙之处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善意与表现善举。
在生活面前,有些科学家是木讷的,而富兰克林却是睿智的。摔倒的女同事在他的预期中一定不会有伤亡危险,无关见死不救的道义责任。如果让普通人遇见,一般是抢上前去搀扶一把,问询一声。富兰克林的不同之处,是基于对摔倒情势无危的基本判断,然后把对人的友爱与关怀,上升到有关尊严的尊重与保护。对人至爱无痕,至善无形,这或许是富兰克林“躲起来”背后的那种境界。在它面前,对处于伤亡危险境地的摔倒路人该不该扶,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普通人包括我们自己,“智慧的善举”也散见平凡生活之中。在公园和街巷碰到忘情的恋人相拥相吻,如果不期而遇,就视而不见;在群体或某些公共活动中,当有人相互私语时,我们很自然避开;碰到邻里夫妻吵架,根据局势情形,择机适当介入调解;在饭局上发现同事和朋友嘴角或显眼处不经意沾上饭菜,轻轻递上纸巾,悄悄地提醒。还有,同事或家人之间,自己得理让人,宽容对方过错;暗处帮人,明处抬人,等等。
别让人尴尬,给人面子,给人方便,只有智慧而又善良的人才会像“及时雨”一样,恰到好处地调理我们的生活,平和适度地滋润别人的心田。说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也不为过。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有一个情节至今记得,还是王贵暗恋安娜的时候,有一天,在上班的楼道上,急匆匆赶路的安娜,浅色长裤上印出了大片血迹,她自己昏然不知。王贵发现了,他就悄悄跟在安娜的左侧,尽力挡住别人的视线,虽然遭到她误解,但他仍然“护送”安娜走进了办公室,然后让女同事提醒安娜。除却爱情的自我成分,王贵的“跟上去”,与富兰克林的“躲起来”,同样折射出人文之雅,人性之美。
湖南一语文高级教师在点评富兰克林“躲起来”时说得好:我们面对有困难的人怎样表达我们的善,这是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有难的人也有尊严,施救的人是否考虑过对弱者的尊重?我们的“爱心”是否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这确实值得让某些高调行善的有钱人,带着大队人马慰问受难者的领导和大肆宣传的媒体思考。
因此,行善不仅要有动机还要有智慧,这种智慧除了需要吴菊萍在救人稍纵即逝的时候“迎上去”的果敢,也需要富兰克林这样“躲起来”的情怀,后者貌似无为,却是前者不可替代的,且比前者多一份对人的心灵关怀,这是当今社会更为宝贵的精神资源。
材料引用: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12-02/12/content_2576256.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