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家书”对培育城市精神的启示
(2011-12-13 16:22: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视读系列 |
奥巴马所著新书发行引发的评论中告诉我们,美国国家形象的伟大,美国精神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不是这个国家开展了什么“成功、优秀、成才”的教育,给孩子们的目标也不是哈佛和耶鲁,而是创造力、聪明、勇敢、心灵医者、坚强、善良、不放弃、大家庭一分子,是这些平实、温暖的理念编织成一个社会的血脉,铸成一个国家的强大基石。
笔者关注到,刚出炉的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在每天的《长江日报》有专栏由各类群体进行解读,读到今天大学生群体对这8个字的理解,才感觉到这座城市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理解渐入佳境。如登山勇士袁复栋说:“卓越不是单打独斗。”他以自己的经历证明:有一个好团队十分重要,要将个人置入团队之中,同甘共苦。又如“中国小姐”袁思怡说:“拒绝浮躁,才能追求卓越”。风头正劲的她选择回归校园,拒绝社会上无数诱惑,安静地继续学业充电。
大学生们明白,在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群体,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来“敢为人先”,却一定要崇尚先进,具有相匹配的融入、踏实等品质。不一定人人都能“追求卓越”,却可以要求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守卫好自己的底线,把城市精神内化为我们生活习惯。
武汉大学生解读“武汉精神”切合了奥巴马对女儿教育的思维模式,那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眼前着力,从自己做起,不凌空虚蹈,不好高骛远,不急于砍柴而耐心磨刀,不追逐塔尖而甘于做塔基,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成长。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才能建设一个幸福的城市,才能缔造一个强大的国家。
依笔者看,奥巴马通过介绍13个美国英雄和他们的精神气质,借此向儿童传递“美国精神”,这对中国家长有启发,对武汉宣传弘扬城市精神也不无借鉴。近日武汉市大张旗鼓地表彰见义勇为英雄和的哥刘全拾巨款归还失主的事迹传遍三镇诠释了武汉精神的培育与成长,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8个字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
一种核心精神一定具有丰厚的底蕴作为支撑。比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争先和卓越”更重要的是城市市民的优良品质,是一个时代的诸多先进理念,是每个人的良心、尊重、宽容、快乐和自省等。城市的竞争,拼到最后,其实是人的品质和社会的理念。
新闻索引:http://zqb.cyol.com/html/2011-12/13/nw.D110000zgqnb_20111213_3-10.htm
http://news.163.com/11/1213/04/7L4JFJB700014AED.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