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奔跑的37℃男人》:解析张吟丰自画像

(2011-11-11 09:58:42)
标签:

文化

分类: 哲思系列

《奔跑的37℃男人》(即将出版),书名仿佛是作者的一张自画像——非常状态,正常体温。但我的理解是:“奔跑”是这个男人的真实状态,而“37℃”,是他的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期待。作者入职以来没有停止过奔跑,而生命之河的热血有时奔涌,有时舒缓。这不是我对作者的隔空想象,而是源于我阅读了这本文集后,配上本人以博客“长江短笛”与他的实名博客“张吟丰”几年忘年网交的背景,在脑海里自然生成的一张人物素描。

这是一本善于品甜的文字,也是一本敢于记痛的文字。甜和痛反反复复,交织融汇,虽然不是那样高峰低谷,但绝对不是平湖秋月。我以为,37℃作为一种人生的恒温,并不容易承载这些甜和痛。可贵的是作者一直追求着成熟、笃定、理性,这种追求化作手指在键盘上跳跃,文思在荧屏上挥洒,身影在都市里奔波。

不知是不是作者的立意,我感觉,手中的文集是一个来自山村学子大学毕业后在都市边缘地带谱写的生存之歌、寻梦之歌。8年的奋斗,终于没有被城市淘汰出局,有了稳定的职业,有了可以寄托明天的期房。从小怀揣的文字或者文学梦想,得益于职业和网络,有了一个对自己的交待:他是著名红网“红辣椒”评论新锐写手,曾荣获优秀通讯员,散文随笔等作品发表100余万字,曾担任过期刊编辑,也曾是新浪网文化博客“博导(编辑)”,在大众视野中虽然还没有诞生他自己期待的扛鼎力作,但具有潜在价值的是他生存和寻梦的苦涩与忧伤,是情感的煎熬与心智的历练,是始终保持对文学的钟情与对职业的执着,他是现代“漂族”或者“蚁族”的一个价值标本。

说到“蚁族”,我自然想起了曾经名躁一时的电视剧《蜗居》,这个“奔跑的37℃男人”何尝不是都市里蜗居之人。只不过,他没有“海藻”那样的“性别优势”,他的蜗居无疑更为艰难,也相对平淡,有时孤寂贫乏得让这个社会几乎忽略不计。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在城市怎样奋斗,化茧成蝶是怎样一种状态,这本书可以窥斑见豹。

文集能够打动人的也许不会是它的“文学价值”,而可能是它的真实“痛感”:50元工资、情人节夜拒买玫瑰、寂寞阿龙哥、城市麻雀,停电后走出楼栋,却融不进社区人群的抑郁,为生存,一年之内在星城和鹏城之间的“奔跑”。甚至,曾经没有结局的一次大胆求爱,曾经只有一瞬间的绚丽和芬芳,这个最敏感最关乎小伙尊严的感情问题,作者都作了忠实的记录,折射作者奉献的文字是怎样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但是谁都知道,作者说出来的痛,远远比不上没有说出来的痛。文字承担不了或不宜承担的,只能靠心灵承担。几多彷徨,几多苦涩,几多茫然,都靠那个身影单薄的小伙儿扛。

可贵的是,作者始终保有一种年轻人的使命感,对家庭也对社会;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亲人也对上司,对陌生人也对朋友。作者曾经作为新浪网早期成名的百万草根名博,作为湖南引领时尚潮流的“十大型者”之一,本有着宽阔的社会视野和热烈的时代情怀,这可以从他早期的时评文章中窥见一斑。作为80后,他不像韩寒恣意张狂,也不像张一一剑走偏锋,他对时政的理性多居主流,可惜他的情怀和视野明显受到生存艰难的扼制。从组成全书各种色度文章的比例来看,似乎可以感觉出:多愁善感多了些,纵横捭阖少了些;纠结烦恼多了些,披荆斩棘少了些。虽然总在奔跑,却常有徘徊。即便如此,字里行间仍处处彰显作者坚韧的品格、铿锵前行的锐气,以及对未来的追求。我的这种感慨无疑蕴涵对作者较高的期待,却是因为作者文字的真实情感的真切和做人的坦诚诱惑所致。

作者一直在努力从心灵的桎梏中解放自己,他经常归零,却压抑不住亢奋;他追求淡定,却不可能甘心。借用作者对生命颜色的拷问,我看作者的文字是生活的原色,也是他生命的底色。不论是他的文学之旅还是人生之旅,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是一杯垫底的酒。

作者当下重要的当然不是展示成就,是练笔,积累,沉淀。鉴于作者愧疚于长久未能静心捧卷阅读,一种共勉并不新鲜却有必要再次提起:多重温苏东坡失势不失豪放之气,和苦中作乐的文人情趣;多学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不改其乐的淡定;多想想陈景润和钱钟书在寂寞和艰难岁月中坚守自己的生命底线;时代达人乔布斯和中国的马云、李彦宏“以利他为准则为自己创业”而跃上事业的巅峰,更可以作为一个有梦想的青年人生远行的航标灯。

希望一种期待不要成为作者的牢笼,真实的人生也不必把“完美成功”当作目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妄谈创造历史,但做好自己是可望可及的事。“奔跑”的路上想着保持一种恒温,这是作者令人感佩的一种理念,实践这种理念绕不过去的是如何直面人生中如影相随的“寂寞”。

诚然,耐得住寂寞的人未必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必定耐得住寂寞。“高山寂寞,岿然不动,自成一种高度;流水寂寞,随遇而安,自是一种境界;天空寂寞,腑瞰大地;大地寂寞,厚德载物。”要耐得住寂寞,必须奉行上帝的旨意。只要你愿意奉行上帝的旨意,你就不会真正贫穷或永远贫穷。即使陷于物质的贫穷,也无损你内心的强大。但要记住,这个上帝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精神主宰,也就是那种普通人都有却只有哲人们才能解析清楚的终极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