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万”本来可以管住“80万”

(2011-09-17 12:50: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9月15日中青报冰点时评《〈爱民十戒书〉与80万巡视账单》一文列举:4月6日,秭归县委书记罗平烺亲自撰写《爱民十戒书》,两天后被省委领导向全省推介,三天后该县接受省委第六巡视组考核,三个月后,罗平烺在宜昌市班子换届中被提名为拟提拔重用人选。最近爆出80万巡视账单,顷刻陷罗平烺于人们的官德审视之中。
    把板子打到一个县委书记身上,笔者以为也不适当。虽然“80万”已经缩水为“11万”,省委巡视组回应没有接受“天价接待”,并不能完全撇清巡视组的责任。
    有必要提及另一个重要背景:三月初,湖北省委组织实施规模空前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全省数万名机关干部迅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政策、走访民情、兴办实事等工作。一个月后,中央领导和中央媒体对湖北省开展“三万”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正在此时,省委第六巡视组到秭归巡视。
    我亲自参加了那场一时蔚为大观的亲民活动,”省委关于“只准惠民不许扰民”的许多条规依稀在目,住队的绝不会去住星级宾馆,连工作餐也不白吃,更不用说要村里提供办公用品、遮雨的雨具和走路的布鞋。省委对“三万”进行严格验收的同时,声明“三万”绝不是搞形式,绝不会吹一阵风。 
    在“三万”活动正在进行时,省委派员到县市去巡视,照说也应该按照“三万”要求去工作,不能因为是去考核评价别人而例外。但从近几天披露的情况来看,巡视组接受了与巡视主题并无直接关系的涉嫌旅游安排,接受了基层每天至少511元标准的接待。按照湖北省委规定,巡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了省财政预算,其正常开支有保障。在这一条面前,不论是80万还是11万,巡视组不敢说此行符合“三万”要求。

看来,湖北省“三万”活动和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平时下基层仍然存在两张皮。与基层领导个人的“爱民道德宣示”相比,上级组织高调权力伦理更要引起关注。与一个县级单位被动接待来说,作为省巡视组对超标接待未明确拒绝,半依半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说秭归县在超标准接待巡视组是顶风作案,不是捏软柿子么?

中央和省关于国内公务接待早有明文规定,“三万”活动是落实和坚持廉洁规定的良好契机,巡视组只要有心维护巡视工作的独立性,保持被接待中的纯洁性,公开亮牌不接受基层超标准接待,不给基层增添工作麻烦和经济负担,不以任何名义(尤其是工作)带走基层一针一线,如此这般,你看县市还会不会这样“迎接”,你看基层还敢不敢无所顾忌地打着接待上级的旗号向公家圈钱占便宜。我相信,能够写出《爱民十戒书》的罗平烺一定会在动用“民脂民膏”时,问问自己的良心再拍板花钱。

相关材料:http://www.gov.cn/gzdt/2011-04/09/content_1840503.htm

 

    附:《爱民十戒书》与80万巡视账单

《中国新闻周刊》近日披露,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花费80万元,可谓花钱如流水。

  人们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巡视组去后三个多月,秭归县委书记罗平烺在宜昌市领导班子换届中,被提名为拟提拔重用人选,并予以公示。而正是这位县委书记,曾经“御制”《爱民十戒书》,在湖北政坛产生良好反响。

  把县委书记的《爱民十戒书》与省委巡视组的开销账单放在一起读,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必须说明的是,《爱民十戒书》是罗平烺4月6日亲自撰写的,4月8日由省委领导向全省推介,4月11日,省委第六巡视组就到秭归县安营扎寨,花钱来了,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还是看一看巡视组的报销账单:接待费370193元,礼品113477元,外出考察费139921元,购置设备109888元,其他费用68491元。在接待费37万余元中,餐饮费为90672元,烟酒费用15万元;礼品费用11万余元,平均每人8000多元。其中,每人一件衬衣单价900元;设备包括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电脑等,其中平板电脑、手机被“省领导”带走了。

  再看《爱民十戒书》:“人民公仆需谨慎,执政为民是灵魂。一戒敬民心不恭,高人一等难服众;二戒亲民喜作秀,哗众取宠骂不休;三戒察民太轻浮,民生百样皆辛苦;四戒利民位不正,劳民伤财结怨深;五戒惠民凭主观,一厢情愿事难办;六戒帮民如施舍,嗟来之食生隔阂;七戒助民守教条,麻木不仁气难消;八戒视民为刁顽,以怨报怨人心散;九戒问民功不深,锦囊利器在基层;十戒便民心气躁,有求必应受称道。劝我同志常忧患,干群和谐天下安。”爱民之心,溢于言表。

  制作《爱民十戒书》的罗平烺品性如何,咱们无从得知,看他的《爱民十戒书》,好像觉得他替老百姓考虑得很周到,如果他没有做到“爱民如子”,起码也是想到了,认知了。记得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明令各级衙门制作《戒石铭》,铭曰:“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罗平烺的《爱民十戒书》与朱元璋的《戒石铭》,可谓异工而同曲。可巡视组一来,罗平烺却不吝“民膏民脂”以奉。

  20几天80万元的账单,这到底是巡视组向秭归索求无度,还是秭归方面拉人下水,目前没法下结论。按照湖北省委的规定,巡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其正常经费是有保障的。如果巡视专员们想从心所欲、好好享受,就得去地方上花钱。作为秭归县一把手,罗平烺必须拍板,这是没有疑义的。此时此刻,“爱民十戒”是“爱民十戒”,要开销的民膏民脂是民脂民膏,各行其是,两不相涉。

  官员的言与行,时常是两码事。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政治中,从来不缺《爱民十戒书》之类的东西,道德宣示向来高调。爱民算是一种情怀,但被爱的民决定不了官员的升降,这就决定了爱民缺乏制度基础。相反,如果把巡视的大员搞掂了,升迁重用自在其中,则官员言行不一是注定了的。

  也不要说“听其言,观其行”,因为“行”的主动权掌握在官员手中,官员如何行动,我们只能被动接受。现代制度文明的出发点,是不听其言、不观其行,而规范其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