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尚德捐赠”遇“巴比慈善”相形见绌

(2011-08-19 11:21: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以尚德公司冠名的青少年创意大赛掩盖的“捐赠门”持续发酵。报料人罗凡华坚称执行方没有如数收到捐赠物,名义3700多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途被贱卖,真正捐到学校的只有200件。中国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终于接受媒体采访,称收取执行公司5万元作为管理经费经双方商定。他并没有坦承“一手交钱,一手交免税发票”。又称“要允许做慈善犯小错,不能不做事不犯错。”(央视《东方时空》 817

根据从尚德到创意大赛,再到中意执行公司,最后到学校的示意图示,当你明白解晓南既是尚德副总,也是执行公司法人代表,而执行公司又是尚德下属投资公司,你就明白了“老子捐给儿子”是怎么一回事。偏偏儿子这边没有罩住,爆出尚德公司捐赠书承诺的捐赠物并没有如数如期送达参赛学校,“诈捐”由此露陷。捐赠方赛委会和受赠方人事复杂利益纠葛,张泉灵点到为止,观众浮想连翩。

在尚德的“创意”之下,人们不知道中国慈善总会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如果说第一年被捐赠公司所骗尚合情理,连续三四年被这对“父子”忽悠,就让人难以置信了。慈善总会对捐赠监管不到位,让捐赠徒有虚名,又涉嫌违规出具发票,客观上使捐赠企业有逃税可能。人们当然要问,慈善总会是否被利益蒙住了眼睛?尚德公司是否打着慈善名义谋取私利?

尚德损德,创意失意,在美国现代慈善业面前,中国慈善相形见绌。在美国,除却慈善机制与市场机制接轨与成熟,他们的慈善理念与文化是我们最为缺乏的元素。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美国慈善家摈弃遗嘱捐赠的旧俗,都计划在生前把财产基本捐掉。最纠结的已不是如何把财富盘到被赠人手中,而是如何把钱捐给愿意改变命运而努力的人。当中国慈善业纠结于“真捐假捐”时,人家的兴趣所在是“怎样做慈善更聪明”。

尚德公司与慈善总会的捐赠双簧,与股神巴菲特和盖茨的慈善合作相映迥异。盖茨不仅在中年就决定捐献400亿美元,还组建专业慈善团队。巴菲特源于他认定盖茨的慈善理念和管理能力,“不记名”把自己400多亿美元资产分年度转交盖次基金会。作为捐赠方,他要求盖茨夫妇每年把他捐的十几亿美金花掉,否则就不安排第二年拨款,对慈善机构形成倒逼监督。捐赠方与执行方惺惺相惜,善意竞争,这就是“巴比智慧”。

盖茨夫妇身感责任重大,全身心投入基金会日常营运,为人造福如履薄冰。我们的慈善总会一副衙门面孔,把放弃监管视为“小错”。别人追求捐赠效益,我们缺乏真诚和道义。如此这般,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遭遇公信力危机又怎能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