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门禁”不宜上行下效
(2011-08-03 14:50:12)
各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正在进行时。有评论指出,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当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有学者认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中几乎没有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更应该公布出来。(《中国青年报》8月3日)
说实话,对于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率先公布,虽然进展不尽如人意,但允许媒体曝光,不遮丑,让评论,相信这一件事会赢得理性的国人认同中央推行“良政”不是作秀而是在做真功。
时下,“倒逼”这个词渐热。这体现中央在逐步建立一些铁的制度倒逼政府部门及官员队伍弃旧图新。地方“三公经费”的公开工作虽然没有大面积的跟进,但山雨欲来,为期不远。即使有一个过程,相信也会让以往放肆慷公帑之慨的官员暗暗提醒自己,悠着点。
然而,“官员个人财产公开”却没有打破僵局。虽然也有个别高官声明自己可以公开,更有由官方出面确定某个基层单位试点公开,但上级信而群众不一定信。大家相信由上至下更给力。为什么难以打破僵局?公开公家的帐或公布个人的底,探究一下动机和权衡一下利弊,谁都心知肚明,不论中央还是地方。
敏感政务处理“向上看”,这已成为为官为政的一个常法。鉴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许多社会矛盾集中凸显
,高层和比较高层的党政机关在新建办公楼里几乎都安装了技术先进的“门禁”系统,一个外来人员要找某部门某领导至少需要“过三关”,这对保证办公秩序,防止偶发事件无疑有益,但群众意见也随之而生。安装“门禁”的事值不值得基层效仿呢?
最近,有位刚到一个情况比较复杂的街道任职的年轻领导告诉我,前不久,街道发生了群众冲闯办公室的事,事后,派出所建议街道在办公楼门前安装“门禁”设施,他没有表态。后来有人建议在街领导办公楼层安装,他也没有同意。这位领导告诫同事,街道是党和政府直接联系接触群众的窗口,如果我们安“门禁”,那些老爹老太太们进来会多不方便。如果安在领导干部办公楼层,那些一般干部又会怎样想?化解群众的偏激行为和情绪发泄,根本办法就是我们把工作做好,让群众满意。
与那些“向上看”比,这位基层领导想到自己这个官就是一“鸡头”,就是和群众在一起的头,有别于上级机关。他最可贵之处是对自身角色的清醒认知与准确定位。我对这位领导说,你的决定说明你自信,你对今后做好工作解决问题有底气。也说明你有勇气,你不怕面对群众不惧处理矛盾。你这样做更容易赢得群众对你们的信赖。当然,你的决定也倒逼你必须把群众委托的事情办好。否则,你安“门禁”也不管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