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孙云晓到曾昭风的“不式育儿经”

(2011-01-13 22:24:49)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系列

长江商报刊载此文网址:http://news.cnxianzai.com/2011/01/311463.html

刚看到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关于孩子教育新的缄言:“爱孩子要敢于说‘不’。”我正为他教育理念的提升在感怀在体味,又看到了一位普通妈妈曾昭风用她的生命与生活的全部,谱写了一曲比专家不仅生动感人而且耐人寻味的育儿篇章。

过去只知道有个词叫“切肤之痛”,她却以博大的母亲情怀将其改写为“切肤之爱”。这种爱笔者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语言表达赞美,感觉怎样褒奖都不为过。曾昭风教育的对象与孙云晓所说的孩子不可同日而语。孙云晓所说的多是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因价值观弱化而成长乏力的情形。曾昭风面对的却是毁容的女儿,贫困的家境,唯一的优势就是她特有的智慧与恒久的母爱。“入学前,曾昭凤常带她去闹市,自个躲到角落察言观色,帮女儿树立起融入社会的勇气,使她不再惧怕世人投来的扎眼目光。”这似乎是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细节。一个母亲面对苦难,自己不倒已属不易。充满母爱的人倾尽全力延续女儿的生命或者恢复健康就已经不易。可是她却把女儿教育成身残志不残的高素质人才。难怪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称曾昭凤是一位教育家式的母亲。

对比孙云晓,她的育儿方式也充满了“不”,如不悲伤、不气馁、不放弃、不服输,核心是母亲心中有一股与命运抗争的韧劲。在“不”的周围,是海一样宽阔的母爱,深情的关怀,坚定的努力,理性的追求,最终结出了一个不平凡的硕果。对于一个健康的孩子来说,爱他的最高境界是把他从自己身边推开。曾昭风面对自己的残疾的女儿,也终于实践了这样一种爱的方式。不同的是,在她女儿有能力与自己形成这段美丽的距离之前,曾昭风付出的是常人所不及的心血和努力。

我正为自己的妹妹教育她顽皮的高中生儿子发愁而发愁。昨天,我把孙云晓的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传给了她。今天,我立马把曾昭风抚育教养女儿的报道传给她。曾昭风——她本人的励志成为女儿面对坎坷和逆境成才的榜样;一位可以获得至少与教育专家孙云晓一样尊重和阅读的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