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贪官如果“有文化”真的能当副省长
(2010-12-24 08:31: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在云南省玉溪市纪委对原运政系统官员陈有云采取“双规”措施期间,他所写的交代材料,一百个字就有数十个错别字。专案组要求其写对错误行为的认识,有大学文凭的陈有云久久不能落笔,后来苦苦要求办案人员代笔,并大言不惭地说:“我是能说不能写,如果我真有文化,早就当副省长了”。((据《春城晚报》12月22日报道)
比起其它贪官,陈有云的最大亮点不是巨款不是情妇而是“文化”。他以“没文化”吸引围观不是方舟子之类的检举,而是自己的窘态表演和坦然表白。一个握有重权的干部如此没有文化,让叫了近三十年的干部“知识化”足够尴尬。有人问他的文凭是怎么弄来的,官位是怎么得来的?这涉嫌明知故问。因为“没文化”的干部在这个社会仍然存在市场,没文化的能人可以拥有文凭,不是人才可以凭口才提升和履职,能干事可以不被追问他为谁干怎样干,当欣赏“作为”不在乎品位成为了一种“官场文化”,陈有云成为一方“宝贝”就没有多大偶然性了。
陈有云没有文化尚且能够担任运政处处长,还兼任海事局局长等数个重要职务,如果社会和官场给予他应有的“文化”哺育而弥补其“不足”,要么促使他廉洁从政,要么教会他规避风险,他都不至于东窗事发,那么,谁敢断言他真的没有可能当上副省长?
说“没文化”是指陈有云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够,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陈有云称自己“没文化”绝不只是苛责自己只会说不会写,他是指他搞个体运输巴结权势时悟出来的那个小九九之类的文化:“要做成事情,首先是要把当官的侍候好,这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问题都可以置之不理。”他说自己“没文化”是因为他不满足自己的发达现状,是没能掠取国家和集体更多财富,是哀叹自己做了坏事最终未能掩盖其行为。有了文化就当更大的官,照陈有云来说,这不是调侃,别的副省长是不是这样得来的他不管,这是他的经验总结,是他对自己官场写真的狂妄放大。
陈有云不反省腐败却反省“文化”,不是文化的光荣而是文化的悲哀。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化”的贪官。曾经任四库全书总负责,他与文豪纪晓岚的“忘年交”,更多的是告诉人们,和珅很懂文化的重要,他从来不怕多穿一件文化衫,是在乾隆爷面前明哲保身腐而不败的原因之一。比起和珅的审时度势和老奸巨猾,陈有云当然是“没文化”。可惜这种文化就是官场“潜规则”,是当前社会的一类恶质文化。
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软实力,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健康的官场文化能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素质,促进社会事务和公共行政管理的优化。什么时候文化不是按照陈有云的逻辑与名利、与官位、与美色、与金钱划等号了,文化也就脱俗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就真正自由了,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实现,小人得志的陈有云就不会如此感叹“文化”,还厚颜无耻地得陇望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