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吸氧男”高原千余米冲刺竞风流(图)

(2010-09-01 12:52:03)
标签:

杂谈

  “吸氧男”高原千余米冲刺竞风流(图)      “吸氧男”高原千余米冲刺竞风流(图)

   8月24日,前往日喀则途中吸氧像个“奶孩”    8月28日,为寻丢失相机冲刺1500米后眉飞色舞

    《10日西藏游“高原反应”实录》一文,本来是说进藏后,我自己的感觉还好,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可怕。但经新浪博客首页推荐且更名为《西藏游高原反应会死人》后,有些网友没看文章,根据标题就指责我夸大其词,耸人听闻,并说这样会影响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一时让我很无奈。

其实,我即使把明显或极端的“高原反应”案例列举出来,也是为了给更多人一个提醒,针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思想准备。其目的是帮助更多的内地人圆一个“西藏梦”,无疑是促进西藏的旅游业发展。这也是我的“高原反应”之二的主题和内容。为此,我想到哪写哪,想到谁便写谁。

1.俞大哥:57岁,出发前,身体正常。坐火车经过青藏高原时,血压为100至160,其它无特别之处。在拉萨出火车站后,开始感觉心慌气短,拖行礼走路时脚步沉重。晚饭后回酒店,更觉胸闷气喘,颈椎有压迫感,我们当即让他原地休息,另有人就近在街面药店买来一种葡萄糖口服液服用,次日坚持服用了2次。后来的游程一切正常。出藏进拉萨机场时,他帮助我拧一个大纸箱时,我想起他走出火车站时的情景,担心会不会引发他的高原反应,他说一切正常。

2.许作家:56岁。出发前有高血压、颈椎病,来拉萨后身体一直不适,经常颈椎疼痛,血压时常达到120至180,脸色总不太好,很少与大家交流。因为是我这个组的,我见面就询问一下,虽然总是回答我有不太舒服,但也没有表现特别难受状。还是在出藏到机场的路上,他才在临别讲话中说,这上10天自己是硬挺下来的,一下子让带队的团长和我们有些后怕。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体育官员,几天内和我有过私下交流,原来他是一个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的官员作家,真是真人不露相。

3.邓先生:(如上图)约55岁。出发前很正常,本来准备在路上侍候随行老婆,自己却在前三天反复出现呕吐,吃多少吐多少。当夜开始吸氧,一路由老婆侍候。去日喀则路上,他抱着氧气瓶不放手,活像一个“奶孩”,我们担心,他这样贪婪吸氧,会不会产生依赖,后面行程怎么办?但第三天后竟然恢复如常。夫妻二人还勇敢地与我们到高海拔的羊八井泡温泉。更惊奇的是,在从林芝返回拉萨的一个叫松多小镇附近,为了回头寻找丢在餐馆里的相机,他竟一口气奔跑1500米,回到车上没有任何不适,引以自豪地谈得眉飞色舞。

4.姚体育:女,50多岁,系体育部门官员,行前没什么特别毛病,抵达拉萨后发生严重的头疼和胸闷,打针吸氧也没有根本缓解。她只好由同行来的姐姐陪守拉萨,放弃了西去日喀则和东去林芝。当团队从日喀则返回时,她突然打来电话,说是坚持不下去,准备提前乘机出藏,让大家跟着好一顿紧张。我们返回拉萨后,其身体情况缓解,还与大家去了纳木错。可是路途一直昏睡不止,一个氧气袋不离怀中。当返汉到重庆江北机场停留,本团最后团聚晚餐时,姚女士完全恢复了常态,欢声笑语,敬酒不止。

5.晏大秘:上火车后,听说他行前患了感冒,由于不好换人,只好坚持同行进藏。我为此把他从中铺换到了我的下铺,以方便他吃药和开展团队工作。偶尔听到他克制自己的咳嗽,我们都担心他的情况会不会恶化,我想起了可怕的支气管炎,肺气肿。热心的高女士还把自己在同济开的最好的感冒药给他服用,次日效果明显。过了几天,我问他感冒怎样了,他说已经改善。看状态是无大碍,并一路张罗并服务着整个团队的事项。

6.姚开心:他就是那个一路邀人喝酒的“老处男”,听说身价几百万。虽然是“老处男”,但性格开朗,为人豪爽,热心快肠,出手大方。当他带着两箱黄鹤楼酒上车,不顾带队领导和导游劝阻,坚持每天喝酒时,我们都为他捏一把汗,毕竟也是50多岁的人了。后来几天,他果然没有其它人都有的种种高原反应。在往返林芝的长途旅行中,他还成功主持了车内的娱乐活动,广受团员们的追捧。但是,留意观察他的我,发现他中途闹过肚子,不知这与喝酒有没有关系,这大概不算高原反应,最多是“疑似病例”吧。

整个团队近40个人,高原反应比较明显并为大家所知的大概就是这几个。从中得出几点体会,看算不算规律:一是年纪较轻的人大都没什么明显反应,年纪偏大的人还是差一些;二是有血压心脏包括颈椎方面毛病的,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三是心理素质好的人一般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是发现了高原反应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长短不一的适应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