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本来是抵达拉萨次日就要去纳木错的,因为导游担心团队一下子不适应海拔最高的景点纳木错,就把海拔稍低的羊卓雍错提到前面。还因为西藏拉萨一带近日雨水偏多,听说其它旅行团前往纳木错不是路途遇泥石流受阻,就是天气不好,观赏圣湖效果不佳。我们今天前往纳木错,运气会怎样呢?
今天(8月26日)早上七点半,导游向车上的游客说,今天拉萨天气不错,太阳一会儿有望钻出来普照我们的行程,让我们感谢菩萨保佑吧。
说实话,进藏之前才开始关注纳木错,问援藏朋友才知道,在西藏,错就是湖。也许是博友飘雨桐的游记,那绝美的照片让久居内地的我心驰神往。开始并没有在意这个湖的宗教意义,是想让自己的心灵接受一下大自然的洗礼。出发前和游程中,纳木错的确让我魂牵梦萦。早上,我在网上查到,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4718米),从拉萨往北约250公里处,依偎在念青唐古拉山的怀抱之中,这山这水被藏族人称之为神山圣水,纳木错称为神山的妻子。历史文化赋予山水如此人性的传说,加上团队前往临幸的决心之难下,更加让我对她的向往之情显得不一般。
越担心越有事,途中我们的车子果然遇阻,停下车来,原来前方道路遭遇泥石流,大家一时失望了。打探一下,道路阻塞并不严重,已经有两辆推土机和当地群众正在抢修。前往纳木错的车辆大概被堵近20辆。我只身拿着相机往塌方处走去,等走到时,一辆推土机已经撤离现场,另一辆推土机正在推走最后一撮泥石,道路打通了,旅游车和其它过往车辆纷纷启动。这儿成了青藏公路上的一个堵点,明天会不会上报呢?想起一句伟人的话:无限风光在险峰,说得精辟。
11点11分,导游提醒大家,我们正在向此行的最高点(海拔可能5000多吧),翻越念青唐古拉山的一个叫那根拉山口,这里就可以看到纳木错了。因为海拔要迅速升高,请大家注意高原反应。
即将看到我们向往的纳木错,马上要到达让我们此行敬畏了几天的一个高度,这两个信息让全车人顷刻都安静下来,我以为,大家正在从心理准备经受高原的挑战。
可是,我感觉车子行进一直比较平缓,道路并没有想象那样陡峭。不知是不是导游的提醒有关,我的呼吸有点喘气。因为车内安静得出奇,我回头一看,竟有很多人在闭目养神。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把纳木错当约会情人一样那样用心与专情。
11点24分,我们的车子正式到达那根拉山口。这里本来是个停车观测点,导游安排我们返回时下车。我们从左边车窗举止望去,一片碧绿的水面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大家都一阵惊喜——这就是纳木错。
车刚过山口,导游却说,我们到达纳木错的扎西半岛还要走30公里。下山比上山的路况复杂,一是陡很多,二是急转弯多,很多处要转360度弯,导游请大家把座位上的扶手打开扶好,注意安全。
待我从略为紧张的下山中缓过气来,车窗左边已经看不到湖面了,整个公路又落进山坳里。右边出现了巨大的钟乳石山峦。
不一会儿,车子驶出了山坳,进入到宽阔的草原(开始以为是一般的湖滩),两边都有一群群黑色的牦牛,不时出现一个个黑色帐蓬,有的边上还有卡车。再向左前方望去,纳木错的容颜又向我们绽开了笑脸。车内又开始骚动起来。
此刻,我可能比大多数人想得更多一些。因为此时阳光灿烂,我心中一阵窃喜。前天看羊卓雍错,因为当时没有太阳,期待的完美景色有白云、青山、绿水,却遗憾不见蓝天。看来今天的纳木错,有望弥补这个缺憾了,我与同座高女士交谈着,期待着。
车子继续在草原上行驶,这里越来越广阔,两边有更多的牛群和羊群在草地安详恬静地吃草。看来,这儿水草丰茂,气候宜人。我脑海里闪过当年看到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因为那时是四月份,草原上的草还没有长出嫩芽来,也没有这么多的牛羊,显得荒凉。还闪过当年在新疆的乌鲁木齐附近的草原,那儿虽然也水草茂盛,但草原面积远没有这儿大。这个“天湖”边的草原给人一种震撼,草原的魅力暂时把我从纳木错的追寻中拉了出来。
11点50分,车子正式进入纳木错自然保护区。以前总说看近实远,主要是指前面的山,今天却是湖。老早以为到湖边了,车子却开了半个多小时。
车子终于停下来,导游只给我们40分钟时间,并提醒我们穿上厚衣服,并带上伞。她说,高原常常“十里不同天”,小心下雨。刚才都是阳光灿烂的,导游真是乌鸦嘴,我一边这样想,一边观察车外,天气果然阴晦了。慎重起见,我把一件羊毛衫和雨伞带着,匆匆下来,急步赶向湖边,但马上提醒自己,走路慢一点儿。
周围游人如织,很多人都穿上了租来的棉大衣,我上身穿的只是一件白色衬衣和一件单层夹克,而我并不感觉有多冷,反而觉得从湖面吹来的风让人神清气爽,自己感觉,这身衣服能扛得住。但是,老天爷不遂人愿,竟然下起了雨。我可以不加衣服,但我必须打起雨伞,因为要保护相机和镜头。
冒雨赶到人头攒动的湖边,我是本团的前三名之一,很多人因为害怕冷和淋雨,其实并不是很冷,雨也不大,竟然就站在公路边上眺望湖面,不知道他们花大钱驱车半天来到这里,究竟是图什么?
虽然下雨又让我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梦破灭,毕竟没有大雾遮挡,毕竟我能够亲近到湖边,可以骑牦牛在湖水里嬉玩,可以亲手捧起湖水,我闹中求静地观赏远山近水,贪婪地享受湖面吹来的凉风,与另外的吴先生和吴女士相互照相和录相,摆出了可能摆出的姿势,与牵牦牛哄我们花钱照相的藏族小伙讨价还价,最终花两个人的钱,照了三个人的相。最后,我一个人拿着相机,从三个角度拍下了纳木错如诗的画面。雨越下越大,离开湖边时,我恋恋不舍地回头专门拍了一张湖水浪花打到沙滩上的镜头。
我迅速回到车上,随团折返离开了札西半岛。当我们返回到那根拉山口时,这儿的天气又晴朗开来。我们下车后,站在这个观测点,再次远眺美丽的纳木错,可惜隔着30分钟车程的大草原,对于慕湖而来的我来说,的确很不过瘾。我与高女士说,要是刚才在札西半岛有这样的天气,有这样的太阳,那该多好啊。如能如愿,我会不会放声呐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的纳木错!
这段游记是我看完拉萨市的《幸福在路上》歌舞晚会后记录下来的,现在已经深夜转钟,所拍照片来不及加工处理,只好先发文字,随后择机再发照片专辑了。文字未加校对,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