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1000万,我为何没有了激情?
(2010-05-16 23:58: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系列 |
缘份是什么?是心有灵犀的一种感觉;是一见如故的一种倾向;是相见恨晚的一种心情;是上天安排的最美的际遇;是深深的牵挂或隐隐的怀念!缘是一种自然而神秘的心灵力量:因为一些文字而引起共鸣;因为一种感觉而动人心弦;因为一次邂逅而难以忘怀;因为一次回眸而感慨万千!
5月16日晚,本博好歹达到了1000万流量(近千篇博文[961],万余人关注[10,421 ],千万点击量),可是我却没有了开博时的激情,也没有当初突破100万和200万时的兴奋。与当时携手共博的几名博友相比,这个目标的达成,已经是太晚了,晚得几乎不想追逐了,到了也不值一提了。
如果不是身边的几名博友,如闲云野鹤(网易)、坊间佳平、白玉兰等不停地鞭打我,如果不是老闷同志、北行剑客、张吟丰等在自己都淡出博客后,还惦记着作为草根写手的长江短笛的千万大关,我也许会随波逐流,自生自灭了。
我特别佩服那些能够随心所欲信手写出自己细腻心事的博友,他们不求点击,只求抒发。在他们的淡泊面前,我有点无地自容,无法撇开自己的功利,但我也不想掩饰自己的这点难以舍弃的追求,虽然本博不以娱乐见长,但仍然脱不了“沽名钓誉”这个俗。曾记得,开博之初就与博客皇后徐静蕾“暗战”(游戏),从开博到比较快速突破200百万,这是一段酣畅淋漓的时光,从200万到300万也许是我的一段长征,非常地艰难与困惑。到达900万后,又进入了一段相当漫长的相滞。思想火花没有那样缤纷了,表达思想的语言几近枯竭,已经有博友批评我思路不清晰了。可是1000万近在眼前,我欲罢不能。
我的博文内容很杂,没有明亮的风格和鲜明的主题,但有幸记录了这几年的几件大事。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两届的青歌赛,虽然谈不上是什么经典文章,但绝对是我真实的心路历程,也是我所生活的社会难忘的历史印记。这期间,我婉拒了所有看中我博客做广告推广的许多公司和朋友,这绝不是表明我高洁,只能证明我延长了忠于自己思想的追求。
我想不出自己的特点是什么,我其实没有长江的气势,也没有短笛的悠扬。唯一与多数博友不一样的,可能是我超出常人的坚持与韧劲了。关注和支持我的博友,应该说换了好几拔了。最早陪伴我的一批博友,已经很难在我的博客中找到影子了,可是他们当初的热情与鼓励永远留在我心里。那些长期坚持评论本博话题(并非本博文章)的博友,飘雨桐、思思(和讯)、军人白文、青青子衿、依然、枯叶、抚爱、用九、平川易马、智深、香雪百合、潇逸如风、清茶、小猫,等等,特别是近期的蕙智兰心、陶小桃,你们的回复也成了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止不住回眸,经常品读。
还得说一说的是,我主持的《家有留学生》圈子,非常感谢现在还在坚持帮助我的鉴湖老呆、齐蜀汉、非洲表哥、白玉兰等博友,远在美国的绿萍、闲居美国、日本的月光中原、早前来自法国的飘落,特别是前两年代理圈主的紫烟红星,还有上海的阿洪,北京的牛牛老师,新加坡的那位留学生妈妈,新西兰的牛牛,等等,是你们支持我在新浪做了一点有利于网友的公益,深表谢意。
然而,我早想改变几年来形成的这种网络生活状态,不想这样累,保护眼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到达这样一个流量,大概会是一个拐点吧。今后,多读点书,多安排些旷野活动,多打点网球,多些成熟的思考,要写就写些自己最想写并想通透了的文章,加上一句博友的赠言:听从内心真实的召唤。同时,抽些时间多读点博友们的博文,还还帐吧。这就是我此刻的心情,比较静,比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