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敢不敢榜出中国奇人戴旭?
(2010-04-30 22:57: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这几天,有三个人一直在我脑海里打架。一个是已入美国《时代》百人榜的中国青年作家韩寒,一个是著名中国儿童作家郑渊洁,一个是中国军旅奇人著名军事学者戴旭。然而,这三个人究竟应该如何摆位,是不是可以作比较,我并没有理清楚。代表美国价值观的《时代》周刊,为什么推崇韩寒?它为何不染指戴旭?
郑渊洁退出中国作协,很多人叫好,我却不以为然。听到这个消息之前,我刚好看了他在央视举办的情系玉树赈灾晚会上个人捐款100万的重播。按他的退出中国作协的逻辑,捐款中有“诈捐”的人,现场举牌的有“白举”的人,难道你就退出捐款行列不成?难道你就不上央视不成?作协是有作协的问题,作家是有作家的瑕疵,你退出作协,就超凡脱俗了么?可是,当你高举100万的募捐牌,往央视舞台上一站,你与其它多数文化名流和文体明星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你却要与他们绝尘而去。
如何面对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是对每个人的一个检验。最近,我与年轻人时常谈起韩寒,记得韩寒曾经拒绝加入中国作协。他的言论与博客,的确有不同于其它年轻人的视角和看法,有真知灼见。但给我的感觉他总是一幅俯视中国的架势,或者说总像是站在太平洋东岸看中国。一个旁观者,永远清醒地评说别人却永远不是自己的事一样。昨天问一个80后,她对韩寒的看法,她说很赞成韩寒的一些观点,却不欣赏他恃才傲物。我觉得这就是普通人感觉中的韩寒。
由韩寒想起最近非常红火的军中奇人戴旭,他是一个空军上校,见解独到、思想敏锐、观点尖锐、文风犀利、语言生动见长。他仗剑直言,血溅文章,为国请命,被称为军中“狂人”,敢于言人所末言,但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军人,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义如烙铁般深深镌刻于他的灵魂,他有着无比凝重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更有排山倒海的勇气与思想激情,具有世界胸怀,对新军事趋势一目了然。他能预测西藏事件,预感新疆事件,有本质直观的方法论和军人的职业敏感,更重要的是,他的脑子里始终有一个魔鬼的影子挥之不去,那就是美国!可是,他感叹中国没有什么部门没有多少人真正弄懂美国,他算是很努力的一个,十几年来,弄懂的也不过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意图和对中国的整体战略。日本是把美国弄懂了的国家。戴旭说他也很想弄懂日本。
他没有因为社会一片和谐、崛起声,没有因为自己“高处不胜寒”而退出军队、退出党组织,更没有不屑于这个国家,他始终把自己摆在一名军人的位置,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而呐喊而鼓吹。戴旭在《C形包围圈》一书的后记中说:由于我的言论屡次触怒一些外国反华势力和媚外的国内某类人,所以,有境外媒体称我为中国好战的鹰派。海外华人和从多网友也称我为“中华第一牧羊犬”。我合二为一,自称中国鹰犬。我认为再没有什么比这个称谓更符合自己中国空军上校的身份了。这和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是一样的。
中国“要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揣摩,研究,与现实结合,要有几个不获当今奖、不食当朝禄的大师”,戴旭可以算一个。他断言中国的危机(解体)将发生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之间。但最后他说,希望我关于中国未来的预言不是真的。
身处文化娱乐闹市的郑渊洁,特别是青年意见领袖韩寒是不是应该学学仍然孤独的戴旭。如果真正爱这个国家或组织,退出不是办法,旁观也不是办法。韩寒如果有戴旭这样一种家国情怀与忠诚,看美国《时代》周刊还有没有胆量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