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是否亵渎了除夕“跪拜”的神圣?

(2010-02-15 09:56:47)
标签:

春晚

相声

小品

洗具

冯巩

赵本山

跪拜

分类: 娱乐系列

写文章最忌讳重复,哪怕是隐性的重复。长江短笛眼中的虎年春晚,最明显的瑕疵之一也是重复。“重婚”少数人可求,重复多数人讨厌。

冯巩相声和最后那个相声《超级大卖场》都拿曾轶可的绵羊音开涮,曾轶可一晚两遭羞辱,惨不忍闻。蔡明纠郭达的耳朵,郭冬临也被纠了耳朵。好在“丈母娘”林永健本来有理由却没有再纠“女婿”黄宏的耳朵,算他聪明。冯巩的小品与郭达蔡明的小品都傍上了《潜伏》,没想到姜昆那个相声中的捧根赵津患有更严重的“潜伏后遗症”,都成了余则成和翠萍的儿子了。新秀相声《大话捧逗》,贾玲最后的一段台词更是以词语超级重叠雷人,也许所谓的80后听得懂,反正我当时难受得笑不出来,因为不知所云,直责自己太迟钝。

最不能容忍的是虎年春晚上演了“三跪”。一是冯巩与刘金山的互跪。二是郭冬临向牛莉下跪(这一跪记忆有些模糊)。三是赵本山与那个寡妇互跪。从每个独立的节目来看,三次演“跪”,都有一定程度的笑果。但在一场晚会中反复出现,重复就显得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观众“三笑”过后,仿佛有种“被弱智”的感觉。

再说了,“下跪”对于中国人来说,一般是一种非常庄重的形体仪式,何况素有“男儿膝下有黄金”一说。在除夕夜,国人的跪惟有祖先和长辈才能承当得起。我们如此频频“跪拜”,纵然有热闹娱乐的笑果,难道就没有亵渎我们神圣的传统礼仪之嫌?如果我们反推这“三跪”确实存在于社会生活中,除了丈夫给妻子下跪为我们民族文化理念所能包容,另外的“两跪”不是折射了当前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就是彰显了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弱势群体的无奈。反复采取夸张的表演,把社会之痛之耻拿出来取悦观众,恐怕不是“洗具”而是“杯具”。

春晚整体彩排至少四次,发现这些非必要的重复并不是难事。除非总导演金越对这种手法有意为之。如果我们的站立点再高一点,看绝大部分部语言类节目,有一条没公开有宣示的原则,就是全面重现一年来网络和媒体的流行元素,整个晚会几乎一网打尽。似乎谁不拾这些牙慧,谁不追逐这些时尚,谁就没面子,就证明没有实力,谁就是一弃儿。

肤浅地重现一年生活,简单地重复一个话题,这从总体上反映编导与演艺界存在的视角狭窄思维定势和媚俗创作的秃势。而既反映热点事件又揭示生活真谛的作品非常鲜见。所幸今年有一个,那就是《我心飞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