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江短笛
长江短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047
  • 关注人气:33,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女曾轶可原创“谢谢”无可争议(图)

(2009-07-16 07:15:53)
标签:

娱乐

麦克风

曾轶可

分类: 视读系列

快女曾轶可原创“谢谢”无可争议(图)

 

如果没有曾轶可这个人物,如果不是她引发评委冲突观众热议,我不可能投注目光于湖南卫视09快女。因为这个名字,我记得在一个周末,收看了快女20进10的第一场比赛,至今为止,这是收看的唯一一场。这场赛事最终是哪两个直接进入前10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她们唱得有多好,也没什么印象。倒是两个直接被淘汰的选手,其名字与他们的快女命运和风采特别切合。第一个叫陶乐,她虽然惨遭淘汰,却不失泰然,不见悲情。第二个叫莫沉,她虽然在比赛中“沉沦”了,但显示出不甘沉沦的素质。他们面对出局的阳光表现,没有让“快乐女生”这个四个字失色。

第一次在荧屏上看见极富争议的曾轶可,好像上身是白色休闲装,下身牛仔裤,一头短发,怀抱吉它,坐在高脚橙上,嘴唇几乎贴着麦克风,一幅“绵羊天使”模样。她唱的两首歌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专家和观众们归纳得挺准,就像一个小绵羊在那儿咩咩地发嗲,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说不上悠扬,更说不上高吭;说不上婉约,也说不上豪放。听说她的亮点是所演唱的歌曲都属自己原创,是歌词还是曲谱原创,不太清楚,但不论是歌词,还是曲调,并没有给普通听众和观众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那种感觉与刚开始听周杰伦的歌一样。

也许命运有意挑战这位争议人物,当她演唱第一首歌时,音响设备没有调试到位,效果大受影响,电视机前的观众如果不看字幕,几乎听不清她唱的什么。不知她有没有感觉到,她竟然面不改色,无事一样继续演唱。我想,这个曾轶可今天该要止步了。这时,台上工作人员似乎觉得惨不忍睹,走上去帮助调整麦克风。在别人调整麦克风时,曾轶可仍然沉着演唱,并没有因此受影响而紧张,怕淘汰。有一个细节观众没有想到,当调整麦克风的工作人员准备离开时,她刚好唱到一句歌词的结尾处,很清楚地说了声“谢谢”。这一声谢,让我心头为之一震。在演唱中与观众简短对话,这不稀奇,特别是在一般性表演中很多,甚至是一种热场手法。但在重要比赛演唱中,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是曾轶可整个演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读白,我一句歌词没记住,唯有这两个字我记住了。我想,如果她今天被淘汰,这声谢谢多少会给她挽回些面子。但是,高晓声们真的如舆论所说的一样,大大地包涵了曾轶可,淘汰了别人,保留了她继续拥有演唱第二首歌的机会。

第二首歌仍然是绵羊音,仍然是说话一样的歌词,仍然是自我淘醉的神情,但由于音箱设备没有出现意外,效果比第一首强多了。演唱水平肯定没有达到直接晋级的程度,却给观众继续留下了一个悬念,曾轶可获得了让大家继续争议下去的资格。

过了一段时间,曾轶可果真晋级10强,并且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晋级。听说她晋级后,没有同行去拥抱。我其实挺赞成“踩曾派”的一些看法,不论是怎样的音乐革命,曾轶可似乎不可能来引导乐坛潮流。但是,我们不承认她是一流歌手,却不能无视这位女孩看似偶然的良好教养。一声谢谢,恰恰说明她把唱歌当生活的一种理念,一种艺术方式,不刻意为唱歌而唱歌,而是为生活为成长而唱歌。正如她自己说:“我的每着歌都是一个故事,唱歌就是在慢慢讲故事,看到了什么自己有一些体会,我就写下来。”(有点像我们草根写博一样的感悟)

如果说中小学基础教育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分,这选秀或者演唱比赛,事实上也有一种应试倾向。而曾轶可的可贵之处,是勇敢地打破了选秀节目的应试桎梏,展示了自己原创才华和个性风格。是他的率真,是他的单纯,是他的淡定,是他的轻松,是他的自我,是他的不经意,总之,是他的另类兼可爱,吹皱了趋于平淡的快女这江春水。

“谢谢!”有些年轻人已经不屑于说这句简单的话,在决定成败的时刻也许是多余的话,而19岁的曾轶可在比赛陷于窘境时竟然随口而出,说话像唱歌一样,唱歌像说话一样,这不是演唱技巧,而是心灵折射,是教养天成。哪怕她在台下万分顽皮,在家里养尊处优,哪怕她的很多方面倍受质疑。一滴水见太阳,知道感恩,不轻看别人的微小帮助,曾轶可的为人讨得人缘无可争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