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冬,一个沉重而又温暖的越洋电话

(2008-11-27 11:03: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海外系列

差不多两个星期没有和儿子联系了,网上也没有看见他在线。晚上,我盯着荧屏,问妻:

“今天是不是要给儿子打个电话了?”心里在想,不知他最近学习身体如何?考试情况如何?这样长时间听不到他的音讯,平时并不多啊。 

妻说:“哎,这家伙是不是在谈女朋友了?” 

 “凭什么这样说啊?” 我不解。 

“你不记得上次与他视频,看那满面春风的笑容,听那发自心底的笑声啊,一定有戏。”妻说。 

我记起,上次我嘱咐他一句:“小子,你别分心啊。”你听他怎样说: 

“爸,你就别转弯抹角了,什么分心不分心的,不就是要我别谈朋友吗?其实,一个大学生谈个女朋友,挺正常的啊!”被他说穿,我反而无言以对。 

正说着,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正是他打过来的。我问他上线没有,他说: 

“没上线,今天就不视频了。因为还有三门课要考试,和你们电话上说说就要复习去了。” 

我马上喊妻去听另一个电话,一家三口开始了传统的“三角电话会”。

 

结果,儿子告诉我们一个意外的消息,他们在X国读中学时的监护人L老师,突然患大肠癌,已经在医院做了手术,他和同学们今天赶往医院去看望了。手术后的L老师,状况不是很好,同学们心情都很难过。我回过神来,难怪儿子今天传来的声音与以往不同。 

 

儿子说到这,我们的心情一起沉下来,长吁不已,忙问L老师现在要紧不?这个老师年近五十,长得有点像香港的明星曾志伟,一幅和善的笑容浮现在我们眼前。就是这个L老师,把我儿子他们一批批中国初中生带到X 国顶尖的中学去读书。在那儿,这位L老师成了他们在海外的家长,既管学习又管生活。他虽然是个大男人,但心非常细。刚去那一两年,他给每个孩子做生日。半夜里,孩子们入睡了,他打着手电去查铺,帮助孩子们掖被子。假日里他带孩子们玩遍了那儿好玩的地方。他深知中国家庭对独生子女如何放心不下,孩子们最初三个月的适应性学习生活情况,他组织孩子们录相制成光碟,寄回给远方的家长和原来所在学校。当时,我们每家拿到这个光盘,如同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反复地看啊看,父母看了爷爷奶奶看,再就是外公外婆看,这种方式极大缓解了我们对孩子的思念。

 

这位老师是单身,听说他毕业于自己现在供职的学校,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这所学校工作,他把学校当成家,把自己从国外接去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让留学生都在他家看电视玩电脑。据说他家里电视有几台,电脑也有几台。玩晚了,孩子们就睡在他家。我们一群家长都为孩子们有这样一位学校监护人倍感欣慰,十分放心。 

 

他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每个星期都要训话。为了孩子们过语言关,他要求孩子们每周到他家里看几部英文电影。开始阶段,他代家长替所有的孩子们管钱,不许他们乱花。对于学生中因为寂寞发生的早恋,也十分关注,但不像中国老师小题大做。他一边替孩子们传递书信和邮件(也有写信的),一边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当时我的儿子有这个苗头,L老师用自己年轻时的亲生经历劝告他,现在太小,两人又不在一个地方,弄不好会影响学习。后来,我妻子去学校看望儿子,他把这桩事告诉了并不知情的家长,我妻子当时如临大敌,和儿子发生了思想冲突。L老师知道了,当着我妻子的面,把我儿子的肩膀往怀里一拢,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我没有为你保密。” 

 

L老师来我们这个城市招留学生已经上十届了,当届和往届很多家长自然有一种感恩之心,但L老师从来不接受大家的吃请。那一年,我们儿子这届家长看到孩子将要离开L老师所在学校了,趁他来这里招生,想请他吃顿饭,还是被他婉拒,只同意与家长们花两个小时在茶馆小坐。记得当时,我们只是泡了壶上好的茶,细心的家长买了一个花篮。家长们争相表达了对他的谢意,他耐心地介绍了孩子们两年的学习情况,一再请我们放心,说这批孩子很争气,然后就匆匆赶往机场回国了。 

 

儿子每次休假返校前,我们总是提醒他能不能带点国内的东西给L老师,儿子说:“我们老师真的不稀罕学生带什么东西给他。”听儿子讲,刚去那一两年,经常有人睡懒觉,等起来食堂就没有好吃的了。这时,L老师就叫上这些孩子们,由他自己掏腰包,去改善生活。我们心想,这样的老师要是在中国,可能早就是什么教师标兵劳动模范或者当领导了。我问儿子,X国评了他什么先进啊?儿子说:“没有,但L老师在我们学校就像功臣一样,不管哪一届校领导,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把自己对学生对学校做的事当成应该做的,自己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特别的神圣和光荣啊,你们别以为他做了什么就图回报。”

 

我们这个城市到X国去留学的男生女生每年都有10多个,在X国就读的的至少也有两三所重点中学,但其它学校学生的家长们,都十分羡慕我们孩子们有这样一个好的监护人,对学生这样周到和尽责。L老师简直成了该校来中国包括吉林、深圳和安徽的许多城市招生的一个招牌,至少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几所重点中学,他是个非常知名的外国招生友人,他带的众多孩子及家长们都亲切地称他“L爸爸”。 

 

这样一个好老师突然得了重病,我们一家三口在电话中聊得特别沉重,没有了以往的笑声。我们一个劲地嘱咐儿子,一定要抽空多看看L老师,儿子十分理解我们的心情,他保证一定会的。他说: 

 

L老师前几天在Y国招生,突然感到肚子痛,实在忍受不了,赶紧坐飞机回国,一检查,发现得了大肠癌,必须马上手术。好在这个医院的主治医生都曾是L老师招来的学生,当时都是最优秀的学生(X国学医的都必须是最优秀的学生),都算我们的学长,对老师的病非常重视,前前后后就是这些学长们张罗的。”儿子有些伤感,继续说:

 

L老师至今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我们会和其它同学一起来帮助他的,你们放心。本周我还有三门课考试,考完了,我们会轮流来看护老师的。”儿子这番话,让我感觉与以前不一样。以前我们说怎么不带点东西给老师,我们提醒他每次回到家了为什么不马上给老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他总是不以为然,说他们老师并不讲这些繁文缛节。当时我总想,这孩子的知恩图报之心是不是总欠缺一点儿。 

 

儿子接着对我们的说:“爸,妈,你们和L老师年纪差不多,你们也要注意身体。L老师平时身体很好,也没有什么大的征兆,发病却很突然,后果还很难预测。我们今天看到他手术后,整个人都虚脱了。你们一定要多加注意,有什么不适早看医生,平时一定要保重身体啊!”他还嘱咐我别在电脑上时间太长。 

 

这是儿子第一次对自己父母身体如此牵挂这般嘱咐,我们一下子好生感动,连声说:“我们会照顾自己的,你一个人在外,自己要多注意才是。”看到时间不早了,我嘱咐他:“抓紧去复习功课吧,考完了多照顾多看看L老师。” 

 

我们三人照例是让儿子先挂电话,我们才放下电话。虽然L老师病重的消息让我们十分沉重,但儿子对老师的病寄予深切同情和关怀让我们欣慰,特别是他触景生情牵挂自己的父母家人,更让我们心里升起了一团火,在这初冬之夜显得格外温暖。此时,妻提醒我:“赶快给乡下的父母打个电话吧。”我赶紧抓起电话……(注:发完这篇文章后才知道: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

(原标题:《初冬,一个沉重而又温暖的越洋电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