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话题婚姻家庭干得好嫁得好毕婚时评感悟杨澜伏明霞武则天慈禧 |
分类: 生活系列 |
(新浪博首情感栏目推荐!)
一种观点认为,在现代社会,女人要追求自己的幸福,终究要回归自己相夫教子的性别角色,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和习俗决定的。男人的价值是征服天下,女人的价值是征服男人。在职场打拼不应是女人的首要选项或终极选择,这儿是男人的领地。一个女人如果终身在职场打拼,而最终没有在婚姻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归宿,从总体而言,她可能被人称为一个成功的女人,却无法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女人,首先要干得好,然后要嫁得好,才是真的好。如果只求嫁得好,放弃干得好,这只是暂时的不确定的。干得好就是要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职业和能够自立的薪水,并能相应完善自己的人格与素养,在这样的基础上你才有充分的可能嫁得好,能够在未来婚姻家庭中有底气有后劲,不会因为自己年龄增长与姿色衰退而变成弱势。干得好不一定必然嫁得好,但干得好有利于嫁得好。女人如果一味强调干得好,不在乎嫁得好,那也难说会如何幸福。
要明辨出两种选择的是非,必须界定“干得好”和“嫁得好”的主要内涵:干得好主要是女人必须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平台,并积累和养成一个被男人认可的优秀女人的品味和气质。嫁得好是嫁得与自己各方面条件相匹配,被自己倾慕的比较优秀的男人。一个灰姑娘嫁给一个白马王子,其实是嫁错郎并非嫁得好。
如果按这样界定,我赞成第二种观点,要做一个终身幸福的女人,首先要立足自己干得好,然后努力追求自己嫁得好。在二者之间,女人要善于把握机遇,拿捏火候,两好合一,创造和享受幸福,追求地久天长。
会有很多女性朋友说,我埋头学业和事业,可能会错失很多良好姻缘。比如现在一个大学毕业的女生,要想干得好,可能要选择读研,然后到职场打拼。但这样可能年龄熬大了,机会变少了。这正是造成一些人急于毕婚和极端追求嫁得好的原因。这种干得好虽然值得商榷,女生们需要慎重把握,但因此放弃干得好,急切盲目选择“毕婚”,这种婚姻家庭的成功和人生幸福的概率肯定要大打折扣。除非一些人不把人生的婚姻稳定与和谐当回事,她就不会感到人生的苦楚。
杨谰因为是个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以她最终嫁给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吴征。伏明霞因为是世界冠军,所以她能嫁给香港特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检。而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干得也挺不错,但因为没有嫁好,待到不再光鲜亮丽时,她可能只能在电视上做做减肥茶润肤露之类的广告来维持自己在公众的形象或者自己想要达到的生活水平了。
历史上武则天、慈禧是佐证这个话题的特例。她们先是嫁得好,然后是干得好(这种干得好不是道德价值判断),她们成为政治上的强人,但谈不上是个幸福的女人。其实,她们在嫁得好之前也应该是干得好的,只不过比不上她们后期政治上的作为罢了。而我们当代很多女人首先放弃干得好只求嫁得好,就是做着武则天和慈禧一样的梦,但武则天和慈禧的成功是已丧失一个女人本来的本性与人格为代价的。
追求先干得好而后嫁得好,与其说是对当前社会男性婚恋观的一种普遍怀疑,是对当代爱情危机的泛化,不如说这是现实社会维系婚姻家庭的一种客观要求,是女性的一种必要的觉醒。亲爱的网友特别是女性朋友,你的看法呢?
相关文章链接,恭请阅读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