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贞观理当长歌英主为何早逝?

(2007-02-04 14:51:02)
分类: 视读系列

——《贞观长歌》视读扎记(1)

 

千古明君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大唐皇位。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大唐,最终走向政通人和、崛起强盛之路,创造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小说和电视剧《贞观长歌》通过战争与和平、分裂与融合、背叛与忠诚、阴谋与爱情,展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富人生与雄才大略。

 

引华夏后裔竞折腰的贞观,是一个辉煌时代的符号。许多人以为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实不然,准确地说,贞观是一代治世,李世民治下的二十三年,国力还远未达到整个唐代的巅峰,许多经济指标,甚至远不及出了著名暴君炀帝的隋朝前期。李世民之后又经过了高宗、武后以及玄宗等高明的执政者几代人的努力,唐帝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在“安史之乱”以前的开元年间达到一个举世景仰的水平。

 

但是,贞观的政治文明却达到了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这一时期政治风气的清明,政府机制的高效,法制精神的普及以及君臣、官民间的和谐,都得到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和历史学家的推崇。可以说,贞观对一个强盛王朝的历史性贡献,在于它用二十三年的时间建立、完善和确定了一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又经历了大约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唐才终于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

 

这才是贞观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朽烙印的真正理由,是后代子孙颂扬李世民的深层原因。小说《贞观长歌》作者把贞观当作一座富矿,轻轻拂去历史尘埃,磨砺出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尤其是同名电视连剧,最初剪接出86集,最终用长达82集的篇幅来展示这一历史画卷,这在描写古代帝王的影视剧中是空前的。长歌既是中国历史的事实也成了电视艺术的事实。

 

李世民是一位有着汉族和鲜卑族混合血统的统治者,更是一位伟大的中国古代英雄。他十六岁奋战沙场,二十九岁登上皇位,执政二十三年,只有50多岁就告别了他非凡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名君的皇帝中,李世民是继秦始皇之后极其罕见的英年早逝的皇帝。他的晚年虽然被《贞观长歌》所回避,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是什么原因让一代英主早逝?

 

李世民青年时代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度过的,他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丰功伟绩。登上皇位初期,内忧外患,百废待举,他把自己最壮丽的年华和充沛的精力奉献给建唐强国的事业。在贞观十六年,年仅四十五岁的唐太宗已过早地衰老了。晚年,太子谋反,魏王被黜,辅国大臣相继谢世,使唐太宗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无疑加速了他的衰老。贞观19年,他在辽东之役的归途中患了痈疮,久治不愈。不幸的是,唐太宗这时开始服食金石之药。贞观21年,他患了风疾,变得烦躁畏热,因而命人在骊山绝顶修建翠微宫。这大概跟他服金石之药有关。后来,唐太宗又派人访得方士罗迩娑婆寐,因误食了这个异国骗子的“延年之药”而使病情急剧恶化。贞观23年(649年)五月,大概是丹药毒性大发,名医为之束手。弥留之际,他向太子李治、长孙无忌等交待了后事。接着,他便永远告别了他统治了23年唐皇朝。

 

值得后人深省的是,李世民曾经嘲笑前朝的秦皇汉武两位名君相信方士的长寿之术,而他自己也终于落入这个窠臼,重复了前人的轮回。李世民晚年相信巫术炼丹药不是孤立的事件,与他晚年政治上的衰退与生活上的奢靡密切相关。他虽然没有因此变成昏君和暴君,却使一代英主蒙上了一层悲情色彩。

 

博客首页推荐文章:

 

·怎样在火车站让美女眼泪汪汪(图) 富贵花
·读史:一代英主李世民竟死于巫术 长江短笛
·张悦然:对男人一无所知的女作家 胡赳赳

 

 

近期时评心语,欢迎阅读点评!!

 

拨开《迷雾》,寻找心灵的家园!

 

《春晚》为何不拜“肯德基”为师?

 

莫让“郑和式旅游”在太空重演

 

以美丽心灵拯救受伤的心灵

 

罗雪娟“出水上岸”彰显人性的光辉

 

照李敖看来就差鲁迅辞冠脱帽了

 

猪年的“恶搞”来得比狗年更猛更早

 

敢与巴金版比拼的新“爱情三部曲”

 

大陆电影人为何总是自取其辱?

 

为什么美女们在网络上敢脱敢露?

 

 

欲听长江短笛,请返回首页,恭候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