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哲思系列 |
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美妙的情感现象。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都与爱情有关。人们渴望爱情,甚至为它生,为它死。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各种思想观念的人作出了众说纷纭的解释。著名作家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之〈雾〉、〈雨〉和〈电〉是中国读者熟知的名著,是对中国近代爱情的一种解读。其实,世上还另有一部〈爱情三部曲〉,堪称是宏制巨著,它的作者是整个人类社会,写作时间差不多是整个人类文明史,直到今天还在续写,只可惜伟大的爱情故事写到第三部,就很有些日暮途穷的味道了。
〈爱情三部曲〉之第一部——〈歌颂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爱情基本上都是文学歌颂的主题。不管是远古〈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还是近代众多版本的爱情与革命(阴谋、战争、财富等)的故事。不管是西方的朱丽娅与罗米欧,还是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对爱情进行真情演绎与纵情讴歌。即使是对亵渎、摧残爱情的行为进行谴责,也应该理解为是对至真至诚的爱情的坚定捍卫。
《爱情三部曲》之第二部——《研究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爱情才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美国著名的爱情研究学者哈特菲尔德在进斯坦福大学做研究生时,开始对浪漫爱感兴趣,正是她从此打破爱情为作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禁区。由于有一批与她一样的科学工作者的锲而不舍,才使我们今天对爱情这一神秘而又令人激动的情感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激情爱与伙伴爱是爱情维度的两端,是爱情健康发展从始到终的正确方向。亲密、激情以及承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让人们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爱情轨迹与节奏。
《爱情三部曲》之第三部——《娱乐篇》。伴随着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的深入与普及,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文化生活多元化形成,并有了互联网这个平台后,人们对爱情这个本来圣洁、羞涩的课题开始了娱乐化进程。各种文学作品文艺形式无不拿爱情开涮。过去只是戏说,现在成了大众娱乐。过去是羞于见人的隐私,现在有人竟愿意拿这个话题放在桌面上,展示在透明的玻璃罩里。似乎他是天外来客,没有父母亲人,不必理会尴尬在意无奈。
值得关注的是“爱情娱乐篇”正在发展成“爱情恶搞篇”,像中国第一性感男人的山东二哥,勇敢地向当红女星徐静蕾求婚。作家张一一写博客向李湘求婚,还扬言说李湘不答应就要去裸奔30个城市。如此发展下去,爱情在追求之始本来是花蕾、是青涩,但已经花败香残,魅力尽失。在爱情词典上,什么暗恋、苦恋、单相思将濒临灭绝,羞涩、矜持、腼腆也行将消失。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大概是说,个人在狭窄的爱情中挣扎,因为没有勇气造成相爱不成眷属,有人决心做一个革命女性而拒绝爱情,有人在爱情挫折的悲愤中终于振作了起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与时代的进步,他们组成一个革命团体,痛不欲生的人成为成熟的革命者,相爱的人也产生了爱情。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从人的生物性描述如何发展成了社会性。而新的爱情第三部曲《娱乐篇》则完全把爱情还原成了生物属性与动物本能,不管它礼崩乐坏,想爱就爱,任我胡来。名人拿它招惹眼球,草根拿它抬高身价。爱情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神秘,缺少了甜蜜。没有了圣洁,完全不顾名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