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系列 |
你今天似乎没有按规定时间来到课堂。当你姗姗来迟走进这阶梯教室时,似乎并不是我们这样年龄和层次的学员所期待的授课者——儒雅成熟型的大学教授。
你的开场白倒是与我们对你瞬间的感觉很吻合。低调、谦逊。因为毕竟等待听课的大部分人从面像上看都可以成为你的父辈。你恭维听课者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实干家,还说了是什么政治家,而你自己只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今天只是从理论上照本宣科,很多素材是道听途说,现在是现买现卖。你的开场白通过这种“超低空飞行”,暂时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当然,你的这种手法说不定会让一些心里没谱(就是你所说的自我认知差的人)把你置于“年少无术”的不利境地。大家也许与我一样,对你的表现试目以待。
你讲的课题《认知管理与组织形象》,照我看来就是讲公共关系。你一开始就以一种排除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公共关系的正确含意:公关不等于攻关,公关不等于庸俗关系,公关不等于人际关系、广告、宣传和营销。甚至不要一说公关就想到“小姐”。你所举的一个案例照我看来非常经典:一个小伙追求一位姑娘,一种方式是用甜言蜜语反复向姑娘表达爱意,这不叫公关这叫推销;一种方式是在形象和外表上精心打扮自己,以期吸引姑娘的注意力,这也不叫攻关,这叫广告;另一种方式是小伙专心自己的事业,做出优异成绩,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然后进入姑娘的视野,赢得姑娘的好感并发展成爱情,这才叫攻关。
随着你课程的展开问题的深入,我就自然地用你给的公关理论和案例审视你,审视你在这半天授课中展示给我们的公共形象,揣摩你无声的公关技巧。
说实话,你最初给我的印象:像个高中生,这是因为你的外表年龄和高挑瘦长白面书生的外形;像个IT青年,你与其它教授不一样,你使用两台电脑授课(一台投影一台展示讲稿),看得出你那高度数的镜片,一般都是在电脑的怀抱里哺育出来的;像个休闲青年,没有西装革履,也没有板板正正的品牌T恤,看得出你的上衣是一件极普通极平常、我一直没有找到任何商标的T恤,它由白、黄、棕三色粗横条相间组成,色彩照我看来既不明亮也不时尚,总的格调是从上到下由清淅到浑浊,到T恤的底部,差不多就是一种泥巴色了。算是上面的横线条与你仿佛单薄高挑的身材作了点协调。你是典型的学生头,说不长也不短,自然蓬松,没有任何梳理,也就没有什么造型。
你的讲课经过“超低空飞行”,很快就上升到你年轻博士应该有的高度,开始自由翱翔。你围绕着公共关系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理论和案例旁征博引,先后论述认知管理、组织形象、传播沟通和人际传播。很明显,你更倾向于现代和西方的观念、信息和案例。与你的课题有关的英语单词时不时就蹦了出来,挺时尚的啊。
正如你所说,你缺少实战经验,但你避短扬长,收集了国内外,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大量鲜活的事例阐述你关于公关的理论和观点。关于北京第一次申奥宣传口号的失当,关于克林顿发生“饭后吃水果”事件后的经典道歉,关于刘备哭相与曹操笑相实际上是品牌形象的较量,关于视觉识别比理念识别行为识别更重要,关于名企名牌如索尼海尔等命名的奥妙,关于“秦池”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脱节,关于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共识域,等等,给我以如梦初醒幡然猛醒的感觉。你没有轻薄,没有极端,更没有张狂。你说有问题可以让大家随时纠正,甚至可以与你为难。然而,你讲得简洁明了,基本上通俗易懂,加上你的课题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而高深、本来怀有很多误解的问题,大家有什么资格与你为难啊。
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你是公共 管理博士,估算你三十多岁。你没有像年长的学者一样坐在那儿,而是一直站着为我们上课。你一开口,是一口浑厚且带有磁性的的标准的北方话,并非有意而是非常自然的阴阳顿挫、字正腔园。如果除开你讲课的内容,那饱满流畅的语言,就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种北方原生态的音乐之中。
不过,也许你还是太年轻,你的面部表情,就是你讲的语言符号中的一种,还不够丰富和生动,这与你生动的名字可是不太相符哦。你告诉我们,这在信息的总效果中,可是占55%的哦。另外,你的手势、你的目光、还有前面所说的你的服饰方面的作为,恐怕都是被你有意思地弱化和隐去的吧。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要想赢得学员的认可,内容为王,表达为王。你是不是有意用自己最初给人的低调形象来说明,公关不是推销,公关不是宣传,而用货真价实的授课内容吸引学员的目光震憾学员的心灵,才是真正的公关呢?
讲课接近尾声,我再次审视你,学生似的小白脸变成了学者儒雅成熟的脸,单薄俊秀的身材变得高大厚实起来。简略回顾一下你授课的内容和风格,一个新的形象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新生代、新风格、对专业有建树、对自己能很巧妙把握(认知)的年轻学者——华中科大博士徐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