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系列 |
今天,我听了方永飞一个整天的课——赢在中层。想把没经过的认真消化的感受和粗浅的体会记录下来,与关注我博客并对此类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们分享。也期待对方永飞这类人物有更深了解和认识的朋友提供新的信息,或今后加强这个话题的交流。
方永飞,著名管理培训专家,中国最受欢迎的企业营销与管理教练,2004年被评为“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曾任日本MIMAK中国区域行销总监、麦思特管理顾问公司总裁,现任北京时代光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情景领导”认证讲师,著有《如何成为顶尖的销售人员》、《赢在中层———如何打造中国企业新中层》等著作。曾主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钱江集团、完达山、TCL、中国建行等众多企业的培训。
约两年前,因关注余世维而知道有方永飞这个人,时代光华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有“小余世维”之称。但由于余世维的冲击力太强了,我没有精力顾上这个”小余世维”。加上本地媒体对余世维的讲课反复播放,使我对余世维的演讲内容和风格已经是非常熟悉和了解了,包括我的家人及周围的人。但遗憾的是余世维几次来本埠讲课我都没亲自聆听。而今天方永飞的演讲不仅让我近距离地认识了这位年轻的培训大师,还足足弥补了我前面所说的遗憾。
说他是“小余世维”,我感觉到主要是:经历有相似之处,有过海外公司工作的经历,主要是日本,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主要是美国。演讲风格跟余世维一样,富有激情,语速快捷,信息量大,案例频频,形体语言丰富,通俗易懂,思想观念中西合璧,演讲素材既有职场经历,也有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更有家人的趣事,虽然课题是“赢在中层”,但信息、理念的含量扩展到了高层和员工。虽然针对的是企业,但社会教育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尤其是他做职业经理人、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人、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以及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与余世维都有很多共同之处。
与余世维不同的是,方永飞还非常年轻,估计40岁左右,不论是商场实战经历和学府学习经历,均没有余世维那样厚实,积累和沉淀稍逊一筹。但这两点的不同,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整个课题非常娴熟的发挥和对社会、市场脉搏的基本把握。只是有点担心并诚心建议:方永飞这样年轻,是不是就决定离开职业经理一线,专门从事培训咨询?这样对企业和人力资源有研究的人,应该到一线创造更多的业绩和辉煌,也可以为培训咨询积累更多的素材。再呢,希望他下一个目标是突破“余世维”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更有生命力。也许他不希望人们定位自己是小“余世维”,但目前人们对二者演讲风格的已经进行了“捆绑认同”。
他今天演讲的主题与余世维的“赢在执行”、“职业经理人的11种错误”差不多,基本观点和理念也一脉相承,但没有简单重复,有新意。即使是相同的案例,方永飞也完全讲出了新的见解。如:树上10只鸟,打死1只鸟,还有几只鸟?你独坐孤舟,母亲、妻子、孩子落水,舟上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这样的案例都又新的解读,引出新的理念,既有深刻道理,又妙处横生。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协和飞机的失事、秦池酒、欧典地板的瞬间倒闭,问题的根源无不出自中层的细节管理之误,让人猛省深思。当然,任何问题最终的根源还是在于高层及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的缺失。
有这么几个观点和理念让人印象难忘:领导决定高度,中层决定速度。人才断层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断层,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团队和企业最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在于全体员工的确认,而不仅仅是知道。团队执行循环系统。21世纪的管理将是化繁为简的管理。微笑与爱的行动。时下倍受争议的狼文化对华为、海尔、联想等企业的强大支持。还有蒙牛神话及牛根生传奇。
有事了,只能简单记下这些。对不起,草草收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