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系列 |
关于“庞加莱猜想”的猜想(2)
中外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是破解世纪性、世界性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
任何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只要它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这就是法国数学家庞加莱于1904年提出的猜想。
科学家们在破解难题之后发表的“妙论”,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崇高的科学精神:
丘成桐的“封顶论”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说:“这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但最后一步——也就是‘封顶’工作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他反复强调,在这个过程,美国科学家和俄罗斯科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美国数学家汉密尔顿,他的贡献是开创性的。
杨乐的“三成论”
中科院数学家杨乐是这样评价各国数学家在破解难题中各自所发挥作用的,他说,如果按百分之百划分,那么美国数学家汉密尔顿的贡献在50%以上,提出解决这一猜想要领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的贡献在25%左右。“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包括丘成桐、朱熹平、曹怀东等,在30%左右。”
朱熹平的“临门一脚论”
中 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对“封顶”十分低调,消息传开后婉拒了各媒体的采访,家里的手机和电话都关掉,他说:“其实国际上很多团队都在做这个事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俄国数学家,这个猜想的完成,是国际数学界的同行们你一步我一步,共同做出来的。我只是比较幸运,由我和曹怀东完成了临门一脚。”朱熹平在被她问及此事时,也只是“害羞地笑笑”。
曹怀东的“师兄论”
从来没有接触过媒体的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曹怀东,终于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曹怀东特别指出,是丘成桐的关注和洞察,使他和其他几位“师兄弟”从2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庞加莱猜想。谈起合作伙伴,曹怀东说:“朱熹平比我小三四岁,学问人品都非常优秀,和他一起合作,我十分愉快,也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