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读系列 |
我其实是一个这样的读者和观众,凡看不懂的,第一个感觉就以为我没有这方面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我不会首先指责作品(特低劣除外)。套用现在的一个词“房奴”,是不是可以叫着“书奴”、“影奴”吧。
在“朦胧诗”、一部分“新概念”作文、一些专业性和高深的文章面前都是这样,在电影《无极》面前更是这样。当时看不懂,在同事面前也不太大方说出来,不好意思,怕说出来降低了自己观众的等级啊。这里有个重要原因,后来才知道,《无极》剧组为了票房、为了冲“奥”,光宣传就花了一个亿,花这多钱,影响左右多少人啊,我被忽悠其实很正常了。当然,这话只能现在说。我跟中国人的大多数一样,“马前炮”不敢放,“马后炮”可是常规武器了。今天就补放几炮,不,不敢称炮,称放几枪如何?
影片开始最为壮观的牛群狂奔,这是借西班牙的戏,中国的牛没有成群奔跑的习惯。
那个奴隶超过光速奔跑的情节,这是借美国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国古代神话最著名的好像有“翻肋斗”。
英雄求爱示爱,基本上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或者是日本近代武士的方式。当然,演员本身就用的日本人,可见陈导对那种风格挚爱之深。
仅从这三点可以看出,陈导完全是为外国人拍戏,为奥斯卡在努力。当然这没什么不好,想赚洋人的钱有种啊。可是想不通的是,西方人为什么最终没认可。还想不通的是,要国内上映初期,票房为何称雄?真有那多<无极>的知音吗?后来受到恶评,受到观众的抵制,我觉得才是正常的。
这让我记起一个名人还是伟人说过,文化、文化艺术这种东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肯定应该是民族的。陈导前期作品《霸王别姬》,难道不是正面的最有力的佐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