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愿不止是福音   (原创)

(2006-05-25 23:01:54)
分类: 哲思系列

题记:福音,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门徒们所传布的教义。比喻有利于公众的好消息。

 

 

 

上周,笔者参加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主要是讨论修改本地一个指导今后几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我看完讨论稿,立即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全文二十二条,差不多有上十条不是说的经济和企业方面的事,而是涉及很多党委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我当即提出: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为什么这多篇幅讲的全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啊?起草文稿的同志回答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他的一番解释让我茅塞顿开,又倍感心情畅快。

 

过去多少年,多少改革,尤其是一提到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企业为中心,以最低层群众为切入点。企业改革最为典型,搞责任制,搞优化组合,搞合同制,搞减员增效,一直到改制,哪一次的板子不是打到了最普通的工人身上,这最后这一板,有的几万元,还有的更少,就将一个普通工人“打发”了。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经受全社会的教育制度产业化、医疗卫生市场化、住房制度“超前化”改革的重压。尽管后面几项大的改革承受对象还有社会上其它成员,但有哪一个群体感受到的压力有普通工人群众大呢?十几二十几年来,改革的结果,不必否认,它壮大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加了社会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两级分划。企业工人和普通群众从来就是改革的承受者,而谁是改革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最多分享者呢?领导指导和组织改革的各级政府部门,还有国有集体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了。

 

主持会议的同志告诉我们,省市有重要领导提出,这次搞经济体制改革,要打破过去以企业为中心,以最低层为切入点的思维定式,要站在整个社会进步的角度,拿政府部门开刀,从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着力,向企业向弱势群体倾斜……,所以才提出现在这个方案。

 

振聋发聩!过去也听到过很多高论,但这次听到的似乎是一种理性思考和群众观点对灵魂碰撞的声音。前几个月,就听说了理论界存在着“反思改革”的争论,也许就是这场没有浮出水面的争论,最终对于高层领导决策的触动和影响吧。我没来得急寻找搜索中央类似文件来考证,但感觉到中央最近在“三农”等问题上举措,体会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温饱事情已经引起高层足够的重视了。虽然改革以来什么时候都没少说,但愿这次不止是一种福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