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5-03-27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我觉得90后的这种思维,与以前的互联网思维,还有不同,就当是APP思维吧,这篇文章读后,很有启发,特推荐给大家。)
互联网公司“烧钱不分红”颠覆商业逻辑
在和创业者见面的前一天,潘石屹和几位互联网界的大佬吃饭聊天,他被“叽里咕噜”地普及了一堆互联网行业的故事和逻辑,最后总结出:烧钱且不分红。
这是潘石屹等传统企业家完全不能想象的事情。有人看好项目投资,等到了年底分红,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互联网公司这样“大公无私”地烧钱,完全颠覆了此前的商业逻辑。
在场的互联网创业者都承认烧过钱,他们先是有一个好点子,然后得到投资公司的融资,充足的资金让他们可以先“任性”地做自己的项目。大姨吗创始人柴可透露了自己的烧钱“战绩”—已经烧掉了5000万美元。
当然,大姨吗、下厨房、365日历等互联网创业公司已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可是,创始人们也在说,创业公司的痛点就是赚不到钱。
365日历目前有近1亿用户,从PC端开始做时就不赚钱,一直做到移动端都还没有实现盈利。但创始人葛楠很自豪,自己的创业产品可以提高效率,让每个人每天节省1小时,1亿用户相当于节省了1亿个小时,他创造了社会价值。
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在烧钱,可是创业公司的发展不是像传统行业那样逐渐递增,它们是突然一下子从水面冒了出来,井喷式地增长。去年马云最火的一句话最能激励创业者:“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潘石屹打趣说,创业者都在说梦想,自己太俗了,一考虑问题就在谈钱。可他也认可,真正伟大的公司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一定先以做好产品为目标。
高大上的办公场所适合创业者吗?
这场讨论会的地点在北京望京SOHO的“SOHO 3Q”项目里,这个专门为创业者定制的项目不仅有一般写字楼的服务,还提供免费的WiFi、复印打印、会议室、咖啡、水果,享受时尚前卫的设计和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
“没想到还有地毯和壁纸。”柴可第一次到“SOHO3Q”的会议室就“震惊”了,这超出了一个创业公司对办公环境的想象。他刚创业时是在民宅里,工作、吃、住都在一起。
同做创服机构的科技寺,虽然也提供免费的WiFi、打印、会议室等基本项目,但是咖啡、水果等“高消耗品”则难以提供。王灏还一眼就看出望京SOHO里的灯价格不菲,他们是不会购买这样的高价灯的。
房地产大佬出手,果然是大手笔。可是,价格也上来了。例如,租用科技寺一月的费用只能在“SOHO 3Q”租用一周,大概1300元。
另一个问题是,创业公司更需要软环境。科技寺之类的创服机构往往是创始人亲自坐镇,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创业者和投资人彼此交流,可是潘石屹显然不会天天泡在写字楼里,“SOHO 3Q”更多由公司运营。
让互联网提高房子空置率,为年轻人创造机会
潘石屹频频向互联网创业公司取经,是因为房子不好卖了吗?
“房地产行业真的不好做了。”潘石屹坦言,自己从人均7平方米住房的时代做到了人均40平方米住房的时代,对于现在的房地产业来说,消耗大量资源盖房子已经不符合现在的社会需求了,更何况房地产空置率还很高。
传统行业频频遭受互联网的冲击,出租车行业、银行业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威力。很多大佬坐不住了。
潘石屹前几天和中国银行一家分行的行长谈到一家金融类创业公司,这家金融公司帮助用户理财,只要把钱放到其账户里,每天即可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这位行长当场坐不住了,叫自己的员工回去好好研究。
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只有合作才能把效果做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