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走佛教圣地五台山
文图/铁牛
五台山以佛教圣地闻名于世,其实,五台山的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以“华北屋脊”著称。这是我第三次行走在五台山巅,第一次是2004年的元旦,冬天的大五台五六级的北风把整个山里的气温都降到了零下20度以下,那次,我们是开了一辆面包车去的,下午从北京出发,到早晨点钟左右到山底下,那时还没有修这么多的路,司机开车到台怀镇,我们十几个人背着重装上山了。
第一站就是鸿门岩,到东台的时候,大概4点多钟,敲门、大喊很长时间,师傅才出来开门。外面实在太冷了,师傅把我们领进房间,再给炉子里填上煤炭,感觉舒服多了。在屋子里稍作休整,就赶着往外跑,到屋顶上去看日出拍照了。但是,这次实在是太冷了,戴着羽绒手套,都坚持不了几分钟,就要回到屋里暖和一下,再出去。天亮后,跟着吃早点喝粥,然后,又出发了。雪很大,也没有路,只能在山坡上切着往前行,记得好像是到晚上才走到北台挂单。
这里的条件与东台就不能相提并论了,因为这边到冬天基本上没有人过来,庙里的师傅们也都是用雪化水维持生活。那天,我们远远地看到两个师傅好像在练雪上飞,等走进大门口的时候,雪地上还真没有留下脚印。一冬天都没有人住过的房间,该知道有多冷了吧?好在有几个在前面走的几个人,没有穿台,直接过去准备了。但是从下午5点开始烧火,到晚上8点,还没有热乎气。
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一个好哥们从太原过来,被在台怀镇休息的司机忽悠起了热情,非要上山不可,然后,大概上午10点多钟的时候,司机把他送到山前,就回宾馆休息了,而这个哥们独自一个人开始了上山的路。到晚上和我们用电台联系上的时候,我们还不敢相信,他一个人赶上山来。并且这么快就走上来了,而且他本来就体力就不好。怎么可能走这么快?虽然他是轻装,但是比我们快乐许多,还是让人不敢相信。在反复询问了路边的景物的时候,才确认,这家伙确实是上山来了,于是,迅速派了两个“强驴”带着必要的装备前去接应。当见接应上的时候,这家伙一步都走不动了,想起来,都后怕,因为他没有带装备,穿的也都是普通衣服。后来问他,怎么走的这么快,他说,没有敢停下一步,一直在走,因为天越来越黑,害怕。
这次行动,留下的印象非常深,那时候条件还比较差,全靠自己两条腿跑。等到第二天下到台怀镇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了,没有别的,好好犒劳一下吧。
第二次大五台穿越是去年的夏天,这次穿越的难度虽然小了,但是,长途在盘山道上行走,对徒步者来说,是最痛苦的。难度在第一天必须赶到狮子窝,才能为第二天走南台、佛母洞、吉祥寺。。。回到台怀镇赶班车赢的时间。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大意,晚上住在狮子窝,还是冷的很。
上周五晚上乘火车到凌晨4点半就到五台山站,现在的服务,已经很完善,下车就有好几辆班车等着,往山上送人。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鸿门岩。我们徒步向东台走去。这次,虽然也到初冬,但是,天气真与上次没办法比,碰到有在庙里挂单的驴友,正在穿衣准备出发,我赶到屋里换了下衣服。确实没有那次冷,就脱掉羽绒服,多穿了件抓绒衣。赶到舒服多了。虽然也迎着北风在屋顶拍照,但是,没有上次那么冷了。
领队的计划是从台怀镇往南台上山,这点让我一路感到有些恐惧,下降的幅度越大,越感到天亮后上山的难度就有多大。等到山脚下的时候,一个龙王庙里的看门师傅,还几次让我们到屋里暖和,虽然我们婉言谢绝了,但是也是感到了温暖呀!
小资料:五台山古名清凉山,为中国佛教发祥地之一,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座台顶上也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虔诚的佛教信徒们朝拜五台山,除了遍礼台怀寺庙外,还要登临台顶朝拜五顶文殊,俗称大朝台。夏季最高温度只有20多度,是京郊旅游和避暑的胜地,其中北台叶斗峰海拔达到3058米,号称华北屋脊,这里的僧人常年穿棉袍。
五台分别为: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西台挂月峰(海拔2773米)、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五台山大朝台徒步线路大多在山脊完成,平均海拔在2700以上,总里程约6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