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乔布斯只是个美丽幻想

标签:
乔布斯中国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率马跃成教育 |
分类: 社会教育 |
我们有个惯性思维,以为英雄都是从学校里培养出来的。所以每年花在培养人才上的投入可真是不小,这里当然主要是对干部的培养,有各级各类的学校和培训中心,不计其数。另一方面,对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花费了相当大的力量,各个大学的收入中一大半估计来自办班的收入,教授们给大学生们一年的讲课费可能都没有一次在总裁班的出场费高。
要说清楚,我不反对培训,这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进步的基础,因为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不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是我理解的这种培训应该是思想方面的交流、充电、拓展和学习。我觉得一个人的才能和本领,特别是对社会,对事业,对未来的态度,主要是来自于实践,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要不然就不好理解乔布斯、盖茨、李嘉诚、巴菲特们的成功,也不好解释为什么现在的贪官这么多,并且都是贪得无厌,上亿的资金都敢动?
乔布斯去世后,我国好多城市提出了要培养中国乔布斯的计划。宁波计划从今年开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在3个层次培养1400名乔布斯式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宁波方面不理解的是,乔布斯式的人物,是“生长”出来的,而并非“培养”出来的,“斥资5千万”就能培养出一千多个乔布斯,那么这个乔布斯也就不是那个乔布斯了。
武汉大学的“卓越芯火计划”就提出,将用10年培养1000名微电子领域的创新型实用技术管理人才。“既具备核心技术创新竞争力,又能在企业起到领军人物作用,我们要培养类似‘乔布斯’式的高端人才。”
但是乔布斯是美国那个城市特意培养出来的吗?是某个大学教育的结果吗?不是吗?在乔布斯创业前后,没有任何人投资培养乔布斯,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以前那个乔布斯会成为后来的苹果乔布斯。乔布斯生长的环境就是一种自由的环境,再加上鼓励创新的文化。天才在这里不会受到自我局限性之外的其他阻碍,而他的每一个灵感,也都不会因为缺乏足够资源的滋养而枯萎。
乔布斯其实是美国这样一个社会的产物。马云曾经说过:乔布斯到了中国肯定会死。因为中国没有乔布斯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无论是他的个人成长,还是他的企业成长。这或许就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在中国这样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要培养乔布斯这样的人物只能是幻想。
据统计,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0%~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和20%~30%的产业化率相去甚远。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由研发――应用――推广等多个环节构成的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科技成果本身的价值,而且还取决于文化观念建设、制度法律保障、信息和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其实当今,我们能做的,不是要培养乔布斯,而是可以为乔布斯式的人物脱颖而出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或者是往改善我们的制度、体制、意识上努力。这个更重要,这个不改变中国的乔布斯永远也制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