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生撕书表达孩子向往自由的愿望

(2009-06-10 23:54:29)
标签:

教育

效用

高三

考生

愿望

分类: 社会教育

                 考生撕书表达孩子向往自由的愿望  马跃成
      近日,有人将汉中市汉台中学百名高考生在领到准考证后将课本、复习资料等撕毁的视频传到网上,这段被网友称为“疯狂行为”的视频随后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在网上引发争议。   
     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举动荒唐无知。
     不少网友认为高三学生压力大,发泄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部分网友质疑,高三学生压力是比较大,但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撕书这种荒唐的行为。
      还有其他网友认为,这是无知的人在装酷,发泄只是一个借口。 我们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并没有让他们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习的真正作用。
     有老师称完全可以将这些书留下。这些书本还是很有用的。最简单地说,上大学勤工俭学,帮别人补习是可以用上的,或者留给有需要的人,又或者留给自己,毕竟这些书也算是自己学生生涯的见证。
      但是,对高三的学生来说,这段记忆需要保留吗?其实哪里仅仅是高三呀,现在的孩子们基本上成了学习的工具,和考试的女奴隶。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拿到准考证,说明了他们高中学习阶段的结束,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痛苦、最没有自由的三年。终于结束了,自由了!
      同时,现在的高考资料也不是什么有用的东西,每年都有新的出版,而每版都会有点新的卖点,成那个任何一个环节上都不愿意让孩子们使用旧书。
     高考复习资料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这种资料越来越像是一种商品,而不像是知识的沉淀。既然都是商品,孩子们也就认为这些资料是没有效用的商品了。
      既然资料已经成为商品,那就一定符合经济规律,按照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这种东西既然到了考试的前夕,效用和价值就便的便宜的不得了。
这么比较起来,孩子们可能感到,撕书带来的快感,比任何一种其他方式都能让孩子带来更多的喜悦。
      不管这种解压的方式有多方便,和效果,这种方式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