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毒奶是中国食品危机的缩影
和去年3月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时一样,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一次少数人买房还贷遇到的困难竟然会造成现在这样的世界性的金融海啸。9月初从甘肃发现的几例婴儿结石死亡病例竟然在几天的时间就给中国奶业的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中的反应该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究竟会生成什么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究竟有多大的危害?这些奶农们究竟知道不知道?这些奶农们是怎样掌握到这么高深的技术的?
中国人在经历了河北白洋淀鸭蛋、山东龙口粉丝、上海瘦肉精、河南山东的2元葡萄酒事件之后,已经不太知道还有什么食品有安全可言了。年年都有新的食品“添加剂”暴光,也算是给国民在普及化学知识,像三聚氰胺这样专业的术语也已经在老老少少中耳熟能详。
其实人们一直对现在的食品安全缺少信心,吃鱼担心苏丹红、吃肉害怕瘦肉精、蔬菜水果肯定也有农药残留。海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又有这样那样的传言。以前听说面粉中也要掺加很多的滑石粉,咱不大相信,后来有关部门发布了面粉增白剂限量标准,才知道白白的大馒头原来也是假的。
今年初奥组委曾经澄清过奥运猪事件,后来网上又散布了大机关蔬菜基地的假新闻。为什么这些假的东西能够甚嚣尘上、广为流传?这不是偶然的。有关机构担心如果这些特殊人物也和老百姓一样生活,该受到多大的伤害?
在这么多的事件之后,人们应该对三鹿毒奶粉事件并不感到意外。以前曾经有过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那次设涉及的厂家也不是一个两个,后来说三鹿也在其中。阜阳事件其实已经暴露了中国奶业的一些潜规则问题,但为什么没有追究到底这是今天应该追究的一个问题。
虽然“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广告喊的震天响,但是从奶业反映出来的问题一直也没有断过,直到今天肯定很多人也闹不明白“鲜牛奶、纯牛奶”到底有啥区别?究竟什么样的牛奶才是“还原奶”?不知道国家是不是给这些品名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现在好象“液态奶“有统而兼之的趋势。
牛奶能够保鲜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究竟是什么先进技术?
正像结石婴孩事件刚出来的时候,所推断的肯定不只是三露一家的问题一样,后来证明几乎所有的知名厂家和知名品牌都涉案。后来国内外的检测机构证明,发现三聚氰胺的还不止奶制品中。
三聚氰胺给中国的奶业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如果不是国家兜底,恐怕停产关门的就不是三鹿一家了,像蒙牛、伊力、光明等可能也早就走到雷曼兄弟的路上去了。
国家虽然在大力扶持奶业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千万不要在三鹿的门前停下来,还要继续就广泛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检查,打一场食品安全保卫战刻不容缓。
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是国家的基本责任,我们不想再吃有毒食品了!说实在的,人们想吃到放心的食品的要求一点都不算过分。
相关博文:
2008.10.9
结石娃娃曝光前河北省曾保证放心奶
2008.9.16
奶业新政为啥没能阻止三鹿毒奶入市
2007.3.15
又到315我们还能吃点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