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思想让开发商无地自容
作为世界最大名鼎鼎的一代管理宗师,也是管理学课程奠基人的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相信不会有人感到陌生,很多房地产界的领袖们肯定也多多少少地读过大师的著作,甚至参加过专门的培训。但是纵观众多或名声显赫、或成功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却没有看到有谁在认认真真地实践德鲁克的思想。
德鲁克式的管理不是方法的创新,而是思想方面的革命。宝洁公司首席执行官A.G.拉弗雷说:无论任何人只要想到管理的原则、实践、理论、或者研究,以及专业的企业管理时,他们就会想到彼得·德鲁克。他的卓越表现始终如一,还有他在管理实践上的独到见解,你常常会觉得他的思想走在了你的前头。
中国最成功的企业管理样板莫过于海尔集团了,张瑞敏何以能够从一个濒临破产的街道小厂走向世界的广阔市场,决不仅仅是大胆创新、管理先进那么简单的经验就能说明白的,张瑞敏肯定有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一种道德在指引着他不断的进取。这些思想也应当是不断进步的、是不断完善的,从张瑞敏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出,他很多朦胧中的管理理念竟然和德鲁克的思想不谋而合。
张瑞敏也算最早悟懂德鲁克思想的中国企业家,他说:德鲁克就像你的一位同事,虽然与你面对相等的事实,却从不同的视角说出了你不曾想、更不曾想到的新理念。德鲁克让你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企业是干什么的?我们通常的说法是“企业是一个创造利润的组织”(An
organization to make a
profit)。追求利润最大化既是企业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最高目标。德鲁克关于企业的目的是这么说的: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对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说服力的定义,那就是创造客户。
这句话含有这样的意思:企业是为了企业以外的那些需要它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上的人群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并不是为了照顾投资人和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的愿望或利益而存在的。
在短短的三句话里,德鲁克告诉了我们关于所谓的企业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只有深刻地了解了企业的目的,才能知道企业是什么,才能进一步了解怎样管理一个企业。因为只有顾客,通过其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物品转化为商品。顾客决定着企业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企业的社会性,追求利润对企业来说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企业整体经济效果如何?是对顾客、股东、、雇员、社区的关系是否有平衡性的贡献。丰田汽车公司本来在日本算不上规模最大的公司,但是前几年丰田进入美国后,发展迅速,今年有望成为美国境内的头号汽车大王。
美国的生产成本较高,一向以价廉物美与美国车抗衡的日本车,为何不选择在美国为外的低成本地区生产?反而选择整车在美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政策。原因就是丰田有一种责任感,既然产品销售给美国人,当然应当为美国客户的就业、福利等做出贡献。实际上,如果丰田没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总是变本加厉、惟利是图,恐怕丰田就很难在美国站住脚。
相比较起来,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哪里有这样的道德和责任?房价高的连开发商自己都觉得有点害怕了,购房人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成了企业暴利的牺牲品。开发商到处圈地为什么?囤积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贪得无厌地制造暴利,为了十几年都有暴利的资源。
难怪房地产企业虽然制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贡献了经济增长,但依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不能被人们认可。德鲁克认为财富的来源既不是劳动,也不是资本,而是知识,是社会文明创造了财富。而多少开发商还沉浸于空手套白狼的那一套,征地后不付款、没施工先卖楼,银行套汇玩腻了就想办法到股市搂钱,不惜采取捂盘惜售的办法一步一步地把房价搞到让买房人呕血的地步。
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肯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不管今天圈到了多少的钱财,没有被社会接受和承认的企业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一些明星企业风光不在、楼盘花落别家就是很好的例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