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管执法 |
分类: 社会教育 |
更期待对城管执法行为的规范
北京市城管局最近宣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技术规范》正式实施(新京报8月10日).《规范》对城管指挥监控系统、执法督察取证设备、信息化网络系统、执法交通工具、执法通信工具、服装及防护工具等六大方面基础装备标准进行了规范。《规范》规定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执法车辆按照每5人1部配备,执法车辆还必须配备车栽移动电脑、数字集群车栽台、无限上网功能等。
执法设备的现代化无疑会进一步加强城管的执法能力,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困局,城管与游商正在走向一种猫与耗子的游戏中,侦察与反侦察、监视与反监视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报道(京华时报 06.1.3),北京安外大街的城管队员在新年第一天就从一小贩身上查获一张“防城管作战地图”,图中标明了详尽的出击时间、逃跑路线。应当说在城市管理中财政的支出成本是相当地大的,这次的设备更新再次表明了政府对城管工作的态度和决心。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现代化设备的效率,但把城市管理工作搞的像间谍侦探似的有无必要?目前的管理对象不过是一些游商摊贩、无业游民罢了,摊贩不过一张手绘地图值得城管动用现代化的侦察装备吗?
我倒觉得加强城管队伍自身建设比搞统一标志更有效率,应当说,城管执法的根本点在于提高管理水平,而不是加强执法力度。而提高管理水平的根本点又是加强城管队员的素质。最近发生的城管队员野蛮执法的事例就有不少,值得深思。
7月25日北京海淀区城管队员在拆除饭店广告牌时与饭店厨师发生纠纷,厨师被殴打的遍体鳞伤。事后城管队负责人一口否认打人事件,队长信誓旦旦地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队员绝对不会打人。”这样的城管队究竟能负什么责任呢?(新京报7月26日)
还是7月25日傍晚7时20分,昌平区城管在天通苑东一区执法时,与一名卖卖麻辣烫的女摊主发生冲突,300余名居民怒拦城管队,指责其野蛮执法,女摊主也被打的住进了医院(华夏时报7月27日)。
7月31日,深圳市甚至发生了地区城管殴打上级城管队员,并当街将城管队员裤子拔掉的闹剧(华夏时报8月2日)。也是7月31日福州城市管理执法局正式成立的“捕狗队”上街打狗,当天就有13条流浪狗被就地“处决”。而城管队员当街勒狗,小狗四脚朝天、呲牙咧嘴、满眼流泪的惨状真是惨不忍睹(新京报8月5日)。看来全国城管面临的形势基本上差不了多少,北京城管在装备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更应当在整体素质上成为排头兵。
由于城管工作的特殊性,执法的对象主要是小商小贩等弱势群体,而这些人的管理难度又相当大,所以造成“城管”的工作不能完全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是造成“城管”名声并不那么响亮的原因。
既然知道了工作的复杂性就更不应当把工作简单化,如果把提高工作水平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装备技术的规范上,那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决定一切的是人,而不是装备。执法人素质的提高、执法行为的规范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