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子弟江湖老(图)

(2007-09-17 18:48:28)
标签:

生活变迁

生活记录

写字楼情感魔方

少年子弟江湖老

楚鱼

记者是太监

分类: 闲居散记(生活琐碎片断)
少年子弟江湖老(图)

 

  (偶尔翻出一篇旧文,是好友楚鱼写我的一篇文章。)

 

  我认识张小平已有数年。数年的光阴足以让一段浓情爱意变得平淡无奇,然而却也使我们的友谊愈久弥新。

  当年张小平在南门口的大安街开了一家书店。一群爱书的人常会聚在那里聊天,我偶尔去那里买书。一次,那帮人正在大谈金庸、古龙,我凑上去随意说了几句,就被他们视为同类。以后彼此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一群人里,张小平不起眼,文弱、散淡的样子,我也没有特别留意他。

  就像大浪淘沙,一群人很快就被生活的浪涛冲散开了。而我和张小平却渐渐成了能够分享快乐忧伤的朋友。那会,我们都是翩翩少年,吟不尽的诗词风月。我看着他把一家谁经营都赚钱的书店弄得亏损关门;看着他为爱痴狂,纵酒狂歌;看着他为未来的渺茫而痛苦彷徨。后来,张小平负笈北上,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身无长物,张小平只能靠手中的一支笔来讨生活。他经历了北漂一族的艰辛甘苦,先后换过不少单位,最后在一家财经刊物扎下根来。

  我们还时常联系。他每期都给我寄一本杂志,只要是他写的文章我都会仔细看看。我发现他在这家财经刊物的这几年进步很快,行文不再浮躁、虚华,写财经界的人与事有了大气的构架和深层的思考,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我曾一度很羡慕张小平有机会触及国内重要政经人物和重大政经焦点事件,能对诸多重大政经事件在第一时间进行深入、独家的采访和报道。更为他写的政经报道能在业内引起反响,并留下珍贵的政经历史资料而感到高兴。

  文章写得好了,自然就带来了些许浮名。这个时候,隐藏在张小平心底的散淡就可爱起来。很多人都喜欢他写的一篇“怪谈”的文章——《记者是太监》,文章写道:“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这纯粹是外行话。世界上有两种职业最虚幻、最让人伤脑筋:一个是银行职员,一个就是记者。银行的职员每天要数着一沓沓不属于自己的钞票;记者每天更要历数着一桩桩别人的名与利,到晚上还残留在指间的那一丝铜臭味,常常让人久久不能成寐!记者更像太监,天天声色身边过,却件件都与己无关,所以难免刻薄与变态……”这段话,看似自嘲自讽,却透着张小平深藏的孤傲——看多了名利富贵,终日在名利场打滚摸爬,他很清醒这些东西最终都要散去,不留一点痕迹。

  今年4月,我在北京漫天的风沙尘土里看到了张小平。他依旧微笑着,带我去看他买的新房,请我到星巴克喝难喝极了的咖啡。他告诉我,在这家财经杂志主持的一个关于情感生活的谈话栏目,马上会结集出版。这个栏目原本采用对话体,每期邀请一些企业、文化界的嘉宾访谈。张小平接手后,大胆进行了革新,每期邀请三位文人、商人和美人,专门讨论一些生活情感类的话题,让这个栏目更添情趣,大放异彩。我十分欣喜,认为这事早被我言中,因为张小平刚开始主持这个栏目时,我就鼓励他好好做,料定以后可以出本畅销书。

  最近,新华出版社以《写字楼的情感魔方》为名隆重推出这本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持续热卖。这的确是一本有趣的书,亦是张小平在文坛、财经界打拚多年的收获。夜静时,我翻读书中的篇章,时不时被文中的妙语警句逗得会心一笑。不经意间,我想起“少年子弟江湖老”这句话来,唯愿张小平以笔为剑,在文化江湖中再创自己的传奇。               

 

                      2006年5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