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9月7日 星期四 秋凉)
昨晚失眠,完全是“猫缺德”给闹的。
本来结束工作时已经是凌晨3时了,困得要命,倒在床上没半分钟就睡过去了。突然,朦胧之间听见噼哩啪啦的响声。振耳一听,原来是“猫缺德”在屋里窜来跳去地打乒乓球。我一怒之下,把它赶到屋外的阳台上。
接下来的一、二个小时,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而“猫缺德”又窜上了屋顶,在微弱的晨光中吟唱。
继续看《易中天之品三国》。曹操计诱汉献帝来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完成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重大战略规划。
易中天说,贾珝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人。在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杀后,是贾珝劝说住企图解散部众回老家的李傕和郭汜,让他们重新杀回长安;在曹操强纳张绣的婶婶并拉拢他的贴身部将胡车儿后,也是贾珝帮他设计反叛行动,最终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侄子曹安民,曹操本人也差点中箭身亡;在曹操和袁绍准备决一死战的关键时刻,还是贾珝劝说张绣再次投靠曹操,成全了曹操“仁厚宽大”的美名,也让他们在群雄并起的乱世找到了坚固的靠山……
知己知彼、摸透人性,所以贾珝能在乱世中游刃有余、善始善终。
下午三点正,赶到海淀区万泉新新家园东门外的“上岛咖啡”,采访了著名剧作家王海鸰。
王海鸰是总政话剧团的专业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星期天的寻觅》等;电影《小岛》、《走过严冬》;电视剧《爱你没商量》、《牵手》、《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等;话剧《洗礼》、《冲出强气流》等。
在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内,王海鸰始终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叙述了她这几十年来的酸甜苦辣。印象最深的是她在初为人母时的那一段磨难:在1989年左右,因为感情问题,她的婚姻名存实亡。那时她的孩子刚刚出生,父亲紧接着又突然去世了。生活的压力让她狼狈不堪。作为一个专业剧作家,她在长达5年左右的时间内,几乎没有写出任何东西。
但幸运的是,她总是碰到贵人。在差点转业回山东老家时,部队的领导给了她特别照顾,给了她更多的理解和时间。正好在这时,作家王朔找到她,让她和自己一起写《爱你没商量》的剧本。当时王朔已经大红大紫,每集剧本的稿费已经高达3500元,但王朔一点也没摆名人的架子,稿费两人平分。
当王海鸰拿到2000元的稿费预付金时,她马上给自己买了一支口红、给孩子买了一套变形金刚,还带着孩子一起去吃了烤鸭……这次与王朔的合作,让她最终度过了经济与心理上的危机。
谈到电视剧创作,她觉得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毫不妥协是死、一味妥协也是死,关键是如何在自己的原则与大众的口味及领导的眼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采访归来,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公车和地铁里挤满了行色匆匆的上班一族。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看着衣冠楚楚的白领们为了争一个座位而挤得面红耳赤的场面,我决定忍痛割爱,贡献出自己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一个占座位的“绝招”。这个“绝招”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常常坐地铁的人知道,在站台的边上都有两条黄色的警戒线,靠近车门的那段警戒线因为人来人往踩踏频繁,会比旁边的警戒线颜色明显浅很多,有的甚至已经被脚印差不多全磨去了。
当然,有的警戒线是后来重新刷过的,用这个办法就看不出来。这时,你可以先站在站台的一边,然后低着头往另外一边望过去,虽然全新的黄色警戒线没有任何不同,但靠近车门的那部分石面,颜色会深很多,那也是因为脚来脚往踩踏出来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占车门旁有利位置的你,可以从容地找到一个好座位——疲惫一整天了,也该坐下来闭目养神一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