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2010-06-26 16:08:15)
标签:

文明太后

窟室

塔柱

窟群

孝文帝

云冈石窟

旅游

分类: 山西行旅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tjXPk7gkCBu_5dJlbtVLDNaIoTHTSSc4PrXO_rdVrn65p2N46eDTkfV4xuuzzJSbk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56

云冈石窟中部的第513窟开凿在献文皇帝皇兴年间(公元467470)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迁都洛阳为止。这段时期北魏的国力达于鼎盛,且因为有了前期昙曜五 窟的规模,云冈也成了首都平城附近新兴的佛教信仰中心,除了崇佛的文明太后及孝文帝全力赞助支持外,北魏大臣、贵族及佛教僧侣也开始大量投入石窟的建设, 无论在人力、物力上都臻于顶峰,所以此时期的开凿的石窟也大有可观。

56窟就面对现在云冈石窟的大 门,一进门就可以见到这两窟共构的蓝瓦红楹的木造阁楼,阁楼是清代顺治年间加盖的,除了保护石窟外,也做为当时「鲸崇寺」庙寺的主体。

http://tk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vwnEEtFpvOKSi0QlplzFbSut7QApVBttuIj1rA-Rzrf1DxOlNICJ_bLot8g87Y704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5

走进第5窟,窟室虽甚阔大,但仍有拥挤狭隘的感觉,因为北壁的大佛太大了, 四壁也雕满了十方诸佛、菩萨、佛弟子,整个窟室都塞满了佛,人被群佛所包围。

北壁的大佛高17公尺,是云冈石窟最高的大佛,大佛采趺坐坐姿,双手轻放膝上,双膝间的距离有15公尺长,据说,大佛盘坐的两腿间就可站满百余个人,可见佛像的伟 大。

与昙曜五窟的大佛不同,第5窟的大佛被后世(相传是辽代时)包泥彩绘,大佛外满是金绿的华彩。因为雕凿在孝文帝「始穿衮冕」的 汉化政策后,所以大佛的衣袍也显得较为宽大,据信是当时南朝士大夫「博衣宽带」的常服样式。

大佛一般以为是孝文帝为其父 亲献文帝拓跋弘所雕凿。献文帝是文成帝的长子,他在两岁时被立为太子,依北魏的制度立子必须弒母,所以其生母李贵人在他两岁时即被处死,太子交由皇后抚 养。文成帝的皇后冯氏,即后来的文明太后,文成帝死时她才24岁,除了代年仅12岁的献文帝临朝听政外,由于深闺寂寞,她还有男宠,年幼的献文帝心生不满,借故杀了太后的男宠,因此和文明 太后结下深仇,他18岁时(史书记载,是因为他过于信佛,所以不愿做皇帝)即襌位给还不满5岁的长子孝文帝,成为最年轻的太上皇,而且在23岁时暴崩,一般以为是文明太后下的手。

5尊的大佛可能是文明太后去世后,孝文实际亲政后所雕刻的,他为父亲 雕了尊规模远过前帝的大佛像,其内心可能也不无为父亲平反的用意吧!(对第5窟有兴趣的人,可以进这个 网站看看http://www.chinavr.net/shanxi/datong/20040605/ygsk4861w.htm,里面有窟室的三维全景照 片)

5窟内尚有许多雕凿精美的佛 像,还有许多关于佛本生故事的雕刻,都值得细细观赏。可惜窟内昏暗,无法摄影(依规定也是限制摄影),且那时还处于赶路的心 态,对佛教的典故也不熟,所以虽然十分惊叹于洞窟内的华丽,但却未曾停下脚步来好好看看,实际上整个515窟,云冈石窟最精华的所 在,都不曾细览,直到 近来研读云冈的资料时,才发现其中竟然蕴含如此丰富的故事及美丽,错过的,竟是如此之多!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tb7IMhO1T2yrsGi4zVya1rOdbm9h1xMr3CHqv3xr-FWPyP-Hvy4gGiflmpto61D-U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6

6窟的型制与昙曜五窟及第5窟全然不同,之前的介绍过的窟室,重心在北壁的大佛上,而第6窟的重心则放在洞窟中央一个巨大的塔柱,一般称为「中心塔柱」。

中心塔柱在这个四四方方的窟 室里拔地而起,直达窟顶,除了支撑窟室外,它也是佛法的象征,因为佛经有言「见塔即见佛,见佛即见法」,礼拜塔柱,即是礼拜佛法。

就窟室的空间配置而言,塔柱 独立于窟室中心,使窟室呈一「回」字形,也方便信徒及僧众右旋而绕的参拜动线。另外,塔柱的造立,使窟室可供的雕凿的壁面,从内壁的四面,再增塔壁本身的 四面,匠师可以发挥的地方增加了一倍,同时,信徒藉以展示虔诚的空间也加大了一倍。(关于第6窟及中心塔柱,可以参观这个网址http://www.chinavr.net/shanxi/datong/20040605/ygsk4853w.htm,里头有窟室内的三维全景 照片)

一般以为第6窟是孝文为其祖母文明太后祈福所造。孝文帝从襁褓时即为文明太后抚 育成长,文明太后并为他编写教材,亲自教育他。史书上记载,孝文帝对祖母非常孝顺,虽然有父亲的矛盾,祖孙间的感情仍然很好。

孝文即位后,一直到文太后过世(公元490)前,北魏的国政大体也全取决于太后。文明太后临朝期间颁布的「均田制」、「户调制」及「三长制」,对北魏政 权的巩固起了莫大的作用,也由于其有效的治理,北魏的国势逐步上升,渐臻最鼎盛繁华的太和盛世。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uo2JTrnJPCSYhoq37Vp5LaVygd7xA5DbXX4SAQlPQbL2goiBpruCMwD-nFCqiYiyc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孝文对文明太后应该是深怀 感谢的,并且将他对祖母的感怀全倾注在这云冈「第一伟观」的第6窟室里。首先一进门,在中心 塔柱的南壁壁龛里,那尊面容慈祥,充满关爱的佛像,就被推论为代表文明太后的显身佛像。另外,在塔注的北面龛上,也雕刻了「二佛并坐」的造像,典故取自于 《妙法莲华经》的「释迦多宝佛对坐像」,这样的造像,在孝文太和时期雕凿的窟室里曾一再出现,也是当时孝文、文明太后共治的「二皇」、「二圣」政治形势的 对应造像。(下图为第5窟的树下并 坐二佛)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sZLnUnmvsNxLbgB0G_opu9eRa3XfF7-Y7pvd2kY9lQmcwbdDgletJKCkeYDapOURE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6窟的主题即在文明太后及孝 文皇帝这一对祖孙上,所以壁上的雕像,也围绕在佛母及释迦牟尼成佛经历等主题打转。如下图位于中心塔柱西面的「右腋诞生」佛传故事,即是写画佛陀之母摩耶 夫人在菩提树下生出佛陀──乔达摩.悉达多的情景:画面中佛母右手抓着菩提树,右腋下露出小半个小儿形状, 其下一女仆半跪姿,喜迎婴儿的出生。画面左半部,摩耶夫人的妹妹扶着姐姐的左手帮助平衡,其旁有一菩萨露出欢喜不尽的样子。画面上方,天上还有二菩萨、一 飞天在上欢喜地合十祝祷。小小的一幅画面,把佛传故事「右腋诞生」生动的描绘出来。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tH-kMtZ7seNj877b9FmtY13Iu7Ms6yTHYkoMwBWidG_IA7sKSdyzCXD1lGFYvxyw4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另外相似的还有佛母「抱子 返城」的故事,也同样把佛母对佛陀的慈爱之情表露无遗。第6窟又被称为「塔母洞」,由此可见一斑。

http://blufiles.storage.live.com/y1pADQKeKfV69spswbnDvr3oNt07_CIVfn7qKoQRuYtcWookUAZ47JLMXDKYj8YiRiAed3q9J35LfQ 第5~6窟" TITLE="云冈石窟印象六:中部窟群  第5~6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