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题:网上的药品虚假广告较多,还有不少软文,作为非专业人员如何找到适用的药物信息?
互联网上的药物信息很多很海量。在搜索引擎软件上,填上关键字一搜,就立马得到无数的网页,使人能较方便的获得信息。现在不是有没有信息的问题,而是信息泛滥成灾,如何取舍,不被误导的问题。其中信息可能有假,不乏有看中的是你的钱包的圈套。如不小心,会被虚假广告迷糊、伪专家欺骗,软文(即隐形的广告)忽悠,这样的教训很多。但要找到自己适用的资料还是一个技术活。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提出一些建议,供朋友们参考。
1,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公共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如网上的材料与“健康素养66条”相违背,你就不要信了。例如,说使用某个减肥药可以不运动、不节食就可以减轻体重;说绿豆可以治疗高血压;等等。都是与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唱反调的。要在网上能得到需要的药物知识或健康知识,不容置疑,确实需要一定的素养。
2,
在药物信息的获取中,首先要审查其是否药物,是否假药。如果没有药物的批准文号,或文号与标注不一致,就不是药物,或是假药。可用其标注的药物批准文号在国家食药监局的网站上搜索查对。如果不是药物,或是假药,你也就不要理他了。如是进口药物,也有批准进口的文号,如未被批准进口,也应视为是假药。通过网购,买国外的药品风险极大。
3,
国家批准的药物广告,在食药监局的网站上都有样本。你可根据药物的批文或广告文号,在食药监局的网站上查对。超出审批的广告内容即应认为是违规的,你也不要理他了(有精力还可以去投诉,据说在美国因民众的诉讼意识强,成了抑制虚假药品广告的重要因素)。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如何识别虚假药品广告,内容较多,可以学习。其实,只要有查食药监局网站,对照审批广告这一条,就如《西游记》中的照妖镜,真假立现,一照就可解决问题。
4,
药品的说明书是药物使用的基本文件,由食药监局审批管理。在食药监局的网站“数据查询”里,现还不能查到所有已批准药物的说明书(这点很遗憾,美国FDA网站上可查到美国上市药物的说明书)。但在许多医药网站上都能查到药品的说明书。这些药品说明书的可靠性是比较大的,可用几个网站的说明书相互对照。在购买的药物中每个小包装都附有药品说明书,也可以对照。没有药品说明书的药品出售是违规的,你可向药房索要。说明书中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可向药师咨询。也可在一些药房、药师的网站上询问。
5,
寻医问药可向国内各大医院的网站上查询。一般来说,著名大学的医学院附属医院,省级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省级医院都办有网站,质量也比较高,是可以信赖的。可在上面搜寻你需要的信息。一些著名的专家也很注意在网上的形象,经常在网上回答网民的问题。你经常上的网,有帮助的网可收藏,可相互推荐。
6,
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和购买药品。国家批准可在网上出售给个人自己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的网站,目前仅有27家(名单见药监局网站http://www.sda.gov.cn/WS01/CL0442/51152.html )也就是说,至今只有这27个,所能买的药也很有限。其他,都是非法的。而处方药根本不能网购。邮购前应查查网站的资质。
要注意国家药监局的多次警示:目前部分互联网站伪造或假冒开办单位,发布虚假药品信息,以邮寄的方式向销售假劣药品,不仅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也会延误看病就医机会,给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7,
如有条件,可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里,查查国内医学界对你需要的医疗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和评价。有好多资料,如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编著的,“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著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7 年版)》,等。这些都代表国内对这些病症的最高治疗水平。哪些超出这些水平的治疗承诺,不能相信。
8,
医学是不完美的,好多疾病现在还是不治之症;对一些疾病现最好的方法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网上不要轻信哪些所谓的“突破”,“可获诺贝尔奖的成果”…,等天花乱坠的许诺。如果病急乱投医,寻求偏方秘方仙方,更易上当。甚至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9,
注意被禁退市的药物新闻,如前不久美国罗格列酮(文迪雅)的退市新闻发出后,就有朋友问类似的药物吡格列酮的问题,我告诉他现国家已要求在说明书上加上一些警示。要关心与自己有关的新闻,引起注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