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的三岁

标签:
育儿 |
分类: 性情文字 |
奶爸系列52
不大淘
丁启阵
馨儿的第一个叛逆期,从“不”“大”两个字开始。
两岁半左右,馨儿开始对我们“说不”——经常性使用“不行”二字,对我和她妈妈的建议和指令,公然进行抵制。
“宝贝,你今天已经吃过冰激凌了,酸奶(双皮奶)就明天再吃吧。”——“不行!”
“馨儿,你已经看了太久电视(其实是投影)了,电视机已经累了,你的眼睛也累了,应该休息一下了。”——“不行!”
“今天风很大,外面太冷了,咱们明天再去吃拉面(她爱吃附近一家意式餐厅的罗勒松子面,每次去都只吃这种面),好不好?”——“不行!”
犟得跟头小倔驴似的,气得我跟她商量:“馨儿,爸爸很生气,想要打你屁股一下,好不好?”不用说,得到的回答照样是两个字:“不行!”
心情好的时候,她会耍个嗲,讲点道理。“我要吃嘛!”“我没看好呢!”“我肚子饿了嘛!”心情不好时,则是加大分贝、升高频率的“不行”,无可商榷的态度。
过了不久,开始出现“大”字。包括我和她妈妈在内,任何人用“小”字描述、定义她,都会被她纠正为“大某某”。她的理由是:“我已经长成大女孩也!”
“馨儿小宝贝!”——“我不是小宝贝,我是大宝贝!”
“馨儿小朋友,你好!”——“我不是小朋友,我是大朋友!”
“馨儿,你是个小画家呀。”——“我不是小画家,我是大画家!”
“你好,小美女!”——“我不是小美女,我是大美女!”
“馨儿是个小坏蛋。”——“我不是小坏蛋,我是大坏蛋!”
说这些话时,她那不耐烦的神情,顿挫抑扬的腔调,听起来颇有几分像汉语没有学好的外国人说话。“你是歪果仁小朋友吗?”“我不是歪果仁小朋友,我是歪果仁大朋友!”我们父女俩,相视大笑。
“不”“大”之后,出现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有告诫,有威胁,还有捉弄。
不久前,从郊区返回,车上说起她快要过生日的事。买蛋糕,吹蜡烛,喝饮料,自言自语,深情地憧憬一番。这时,只见馨儿话锋一转,对我说道:“爸爸,你开车小心一点!不然,撞到路边大树上,我的生日就毁也!”
几天前,偷懒不想走路,要妈妈抱抱,便对她妈妈说:“妈妈,你抱抱我!你不抱我,坏人把我偷走也,你就没有孩子也!”
今天上午,我在看一本书稿的校样,一直在独自玩耍的馨儿,忽然跑过来依偎在我腿边,不吵不闹,静静地看看我,看看我手中的校样。我很自然地腾出右手,搂住她。两分钟以后,她挣开我的手臂,说:“爸爸,我是来拿杯子的。”说着,拿过桌上她的吸管水杯就跑了。跑到她妈妈跟前,报告说:“妈妈,我去拿杯子,爸爸以为我去拥抱他。呵呵!呵呵!”
当然,与此同时,她也有许多甜言蜜语、一往情深的时候。
“妈妈,我爱你!”
“爸爸,我爱你!”
“我最爱我的妈妈搭(和)爸爸!”
“妈妈爸爸,我永远不离开你们!”
“我不怕大灰狼,因为,我的爸爸是大老虎!”
有时,我们逗她:“有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你会怎么对她?”她会回答说:“我给她冲奶粉,给她洗澡,给她穿衣服,给她讲故事……”,完全是中国好姐姐的风范。
妻子一旦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可能是病了,需要去趟医院,馨儿无论当时正在做着什么开心的事情,正看着她爱看的电视节目,都会立刻神情黯然,忧心忡忡,眼泪分分钟可以夺眶而出!
伴随甜言蜜语的,是依偎,是拥抱,是亲吻。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心都会被她融化了!
讨厌的三岁!可爱的三岁!人人都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可爱,上了学之后,就不再如此可爱了。
我想冲着时间之神,大喊一声:“你真美呀!请等一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