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新解

(2016-03-28 15:41:24)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快乐阅读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新解

丁启阵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训释古汉语词语,有个说法,叫“实字易释,虚字难训”。这个句子,倘若没有两个“与”字,就简单明了得多。有了这两个可虚可实的“与”字,整句话就变成了一道难猜的谜题。

有人认为,“与”字是连词。意思是,孔子很少说到利、命和仁;

有人认为,“与”字是动词,意思是,孔子很少说到利,但许可命和仁;

从《论语》等文献记载看,利、命、仁,孔子都说到过。因此,这两种说法,都与事实不符。因此,又有人打起了“言”字的主意,说罕言就是“显言”的意思,即明白地说出的意思。

其实,这是辑录《论语》的孔子弟子的话。《论语》中偶尔说到某几个字眼,弟子不一定很清楚(一万五千多字对于今人而言,篇幅不大。但对于在竹木简上书写的春秋时期读书人来说,篇幅不算小),也不一定很介意。因为,弟子写下这一句话,自有其原因和目的。再者,句子中说的是“罕言”,并非“不言”。《述而》篇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但《论语》、《春秋》中,仍然有不少谈及怪异、暴力、叛乱、鬼神的地方。因此,不能以《论语》中有无某几个字眼作为解释的依据。

这里,我添点乱,提出一种新的说法:第一个“与”字是连词,第二个“与”字是动词,许可的意思。因此,可以标点为: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利与命,《论语》中都有谈及,但不多,可算罕言;而“仁”却是孔子时刻挂在嘴上的字眼,也是他心目中最高层次的道德修养,许可的态度很明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