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分爱恶(憎)。孔子说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但现实生活中,情况往往与之相反。
爱,很容易产生据为己有的私心,这种私心,最终导致所爱对象的死亡。比如说,看见一朵漂亮的玫瑰花,人们便会忍不住将其剪折下来,拿在手里把玩,插到自家花瓶里,或者赠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但是,离开植株的这朵玫瑰花,很快就枯萎了。
参加四川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甘孜行活动,第一站来到泸定县海螺沟雅家埂红石公园。尽管事先已经有所了解,但还是吃惊不小:满川乱石,呈现一片血红的颜色。近看,颜色鲜艳,赏心悦目;远观,血色奔腾,气势磅礴,骇人眼目。当地民间传说,红石乃三国时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西南夷首领孟获麾下将士鲜血所染成。
红石当然不是人血染成的。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完全破解的谜。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石块上的红色物质是一种藻类微生物。有科学家说这种生物是一种生丝状绿藻,名字叫乔利橘色藻。它的血红颜色,来自细胞内富含的类胡萝卜素,虾青素。虾青素能帮助橘色藻抵抗高海拔地区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已经知道,贡嘎山下湿润的气候,富有营养的冰川河流,温暖的泉水,充足的阳光,都是它生长的必要条件。但是,这种生物为何能在冰川雪域下生存,为何别处罕见,而贡嘎山下如此大规模地存在(雅家埂红石公园绵延20多公里,红石滩面积达二百万平方米),科学家也没有全部弄清楚。据说,这种红石,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里,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朝红夕赭,给人以变幻无穷之感。
作为旅游爱好者,站在红石滩边,我除了不停地拍照以便跟没有来过的朋友分享以外,就是由衷地发出一声慨叹: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选了几张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中,有性急的朋友,没看我的文字说明,就提出了不情之情:让我带几块红石回去,留作纪念。红石,不是矿物质的颜色,它是有生命的生物的颜色,这种生命只能在像甘孜贡嘎山下负氧离子极高、环境极佳的地方生存。一旦离开这种地方,生命即告终结,鲜艳的颜色很快就消失了。据说,有人将红石携至附近(二十余公里外)的磨西镇,第二天红色就消褪殆尽了。
如果你也爱这种颜色,以及这种颜色组成的壮观画面,你不妨来看一看,拍些照片。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浪漫的人,你也可以从别处携几块石头,做上记号,放在红石滩上。过些时候再去看看,是否也有了生命,变成了美丽的红色。总之,请不要带走一片石头!孔子说:爱它,就让它活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