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分景物,三分宣传

(2015-08-06 14:32:19)
标签:

旅游

杂谈

分类: 山水见闻

七分景物,三分宣传

丁启阵

 

近几年,因为一个莫须有的“名博”身份,参加了不少门户网站和电视台跟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发委、旅游局)联合组织的活动;以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的网络写作方式,宣传旅游景点。这类活动参加得多了,便发现一个规律:热心举办此类活动的,基本上是缺少著名景点的省市地县。这些省市地县,通常情况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比之下,那些拥有著名景点的省市地县,在这方面就相形见绌了。它们很少组织这类活动。

拥有著名景点的省市地县,之所以不热心组织旅游宣传活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地方经济比较发达,旅游业产值所占份额较小;另一个是,拥有天下闻名的旅游景点,一直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不愁没游客。

倘若不加深思,这两条原因的力量都很强大。它们有骄人的高科技产业,有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工业企业,有通三江达四海的物流商贸;在整个GDP的数字家族里,旅游业的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旅游管理部门,即便使出吃奶的力气和浑身的解数,最后的收成,在政府主官眼里,也不过是老鼠尾巴长疥疮——没多少脓水。已经拥有天下闻名的旅游景点,游人从来都是趋之若鹜,旅游管理部门一直为之苦恼的,主要是旅游旺季包括交通、食宿等方面的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不是客源不足的问题。这样的省市地县,它们有什么必要再花钱组织旅游宣传活动呢?

据我所知,各地政府,在旅游宣传的投入上,差距极大。有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一个地级市,每年用于旅游宣传方面的经费,可以高达数千万乃至上亿元;而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省辖市、地级市,每年用于旅游宣传的经费只有区区三五百万元。相应地,前者可以如火如荼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活动;而后者,因为经费只够给官员、职工发养家糊口的工资,衙门便只能是形同虚设,年复一年,过着清冷寂寞的日子。某省会城市,旅游部门的年度宣传经费,只有五六百万,上级领导还觉得多了,要减半;某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部门几乎没有宣传经费,好不容易搞个宣传活动,竟然需要园林局赞助!这两个城市,分别位于长江两岸,都是著名旅游城市。

工商业经济落后的地区,旅游经济大有潜力;而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地区,旅游经济貌似潜力有限。因此,经费多寡,显得合乎情理。

但是,倘若加以深思,不难发现:不远的将来,今天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可能会吃到苦果;而今天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会尝到甜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如斯,地区亦然。当今那些著名的旅游城市,之所以人满为患,除了交通便利、食宿舒适、服务到位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原因:它们之所以有名,是从前宣传的结果。以扬州为例,民间流传的“扬一益二”的说法;隋炀帝下扬州的艳事,传说;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诗句;唐宋时期,“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人生梦想;欧阳修、苏东坡关于扬州的诗文;有关扬州八怪的种种传说;诸如此类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名人诗文,都是前人有意无意对扬州所作的广告宣传。倘若,扬州的历史上,不曾有过这些东西,它也就泯然众城,不可能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了。扬州如此,苏、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些城市之所以今天能够迎来天下游客,获得丰硕的旅游经济成果,可以说跟前人尤其是那些著名诗人的诗句的广告宣传都有相当的关系。

自然,那些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之所以没有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除了交通、食宿、服务等方面的原因外,也跟从前没有人为它们做过广告宣传有很大的关系。以我个人的旅游经验,“最美的地方往往是无名的”,是一句实话,不是文学夸张。这些年我先后到过江西、陕西、福建、广西、浙江、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许多山水景点、历史村落。其中,不少地方,出发之前,是闻所未闻;到了之后,是大吃一惊。福建泉州,江西上饶,浙江衢州,云南建水,湖南新化,广西贺州,都曾让我有过惊艳之感。这些地方,比起那些家喻户晓的旅游目的地,山川更赏心悦目,村落更有人文底蕴。它们无人知晓,乏人问津,交通不便是一方面的原因,缺少广告宣传也是重要原因。

以山为例,庐山、黄山,众所周知。但是,江西上饶的三清山,几年前几乎无人知晓。但是,到过三清山的人都知道,它的自然景色远胜于庐山,不亚于黄山。它所缺少的,主要是历代文人的广告宣传!以古镇为例,周庄、乌镇等江南古镇,名闻天下,知道广西贺州黄姚的人不多。但是,只要你到过黄姚,一定会觉得,黄姚的民居建筑、生活环境,跟秀丽山水混为一体,足可以令周庄、乌镇等江南著名古镇相形失色!

设想一下,那些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并不著名的地方,从今往后,坚持不懈,进行广告宣传的积累;而这些著名的旅游城市、村镇,觉得自己已经够有名了,不再进行广告宣传。随着那些古代、前人的广告宣传渐渐被人们淡忘,随着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延伸,交通条件差距缩小乃至消失的未来,旅游业的格局,必将发生逆转,出现此起彼伏、此荣彼衰的现象。旅游业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宣传则渐趋冷落。

                                                      2015-8-6七分景物,三分宣传


七分景物,三分宣传

七分景物,三分宣传
(图片均摄于贺州黄姚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仁智山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